插图:基金一季度整体亏损6475亿元。 中新社发 吕建设 作
|
插图:基金一季度整体亏损6475亿元。 中新社发 吕建设 作
|
4月23日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由现行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受印花税下调刺激,4月24日,A股走出了一波极为壮观的走势,沪指暴涨304点,涨幅9.29%,创七年来涨幅最高纪录,也是历史上第二大涨幅。
此次股市上涨,再次将在印花税利好出台前狂买百亿的QFII推到风头浪尖。中证登公司公布的3月份数据显示,QFII不断向其托管账户追加资金。到3月底为止,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中银QFII的账户结算净额分别为32.12亿元、35.26亿元、28.49亿元和25.92亿元,均高于2月份。指南针数据显示,近段时间,QFII一直在大举建仓,A股的这次上涨,QFII又结结实实地抄了一个大底。
尽管QFII再次成功抄底,但有关阴谋论的说法已远不如第一次时那么强烈。因为QFII抄底,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内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误判所致。58家基金公司346只基金披露的2008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在一季度下降了4.75%。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降幅为3.68个百分点,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仓位降幅为3.53个百分点,封闭式基金的平均仓位降幅更是高达17.39个百分点!在4月14日的“黑色星期一”,基金成为做空的主力,相关数据显示,当日基金抛出45亿元股票,最大的一家抛了15亿元,而做多方则是保险资金和QFII。甚至,在证监会深夜出台救市措施的次日,沪市机构席位大举卖出的情况也丝毫没有改变,整个沪市资金流出金额最大的交易席位亦是基金席位,该席位单边卖出7.8亿元。
显然,QFII得以抄底,在某种程度上乃是基金成全的结果。这源于双方判断的分歧。
QFII敢抄底,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作出的判断:
首先是政策面。最典型的如汇丰银行4月初在其研究报告中的大胆预测,为改善A股投资气氛,政府不仅会救市,而且会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公布一连串救市措施,其中可能包括降低印花税、收紧二级市场发行条例及推出风险对冲工具等。汇丰银行言之凿凿地给出了救市的时间段,成为A股救市论战爆发以来,首个明确表态的QFII。摩根大通也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的政策正走向正确方向。”
作为身在中国,对国情最为熟悉的基金,不仅未能提前对政府出台稳定市场的政策作出准确判断,甚至在证监会深夜出台救市措施的第二天,仍然疯狂做空,全然没有考虑到稳定市场政策的继续出台。因此,有券商的投资负责人不禁感慨:“相比之下,一些国内机构在3000点杀跌简直是昏头了。”
其次是估值。如果说政策面是指导股市投资的宏观方向,而估值则是指导投资者进行微观选择的重要依据。当A股跌至3000点左右时,4月22日,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龚方雄认为,“中国的股票如果从它盈利增长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便宜过。”从估值的角度来讲,A股动态市盈率今年已经是21倍,明年是17倍,盈利增长今年是30%多,明年是20%多,所以从盈利增长来看,市盈率已经是相当合理了。龚方雄认为,在目前资产估值很便宜的情形下,减持并不恰当。
但是,面对同样的市场,面对同样的情形,我们的基金分析师则被悲观的思维左右,疯狂的抛售行为表明,基金远没有认识到A股的价值已经“最便宜”。过重的悲观预期摧毁了基金领导者的信心,也摧毁了他们应有的理性与智慧。因此,一错再错,是基金的集体误判成全了QFII。一些基金表示,在A股估值达到更合理阶段再接回。然而,船大难掉头,当基金因为疯狂杀跌把廉价的筹码交给QFII等机构,一旦股市逆转,哪里还有基金建仓的机会?而基金争相建仓的结果,必然推动大盘的大涨,从而,成为已经完成建仓布局的QFII的“轿夫”。问题是,谁为基金踏空给基民带来的损失负责?
不要再埋怨或羡慕QFII抄底了,我们的基金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王力)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