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处于牛熊分界线,管理层怎么做?众目所瞩。以表面上的市场化为手段,暗行行政调控之实,恐怕行不通。
再融资恐惧症大爆发,中国平安与浦发不屈不挠的再融资,与中国联通等风声鹤唳的再融资传言,使投资者成为惊恐与愤怒之鸟。
有些机构与个人在唱赞歌,因为A股市场估值过高,以融资方式增加市场供给,使市场回到合理的估值区间,一旦发生恐慌性杀跌,就以输入增量资金的办法凝聚投资者人气,这被认为是利用供需关系进行市场化调控的高明手段,可以使中国股市摆脱国际热钱的袭击,避免重蹈日本、东南亚股市的覆辙。
这是错误的认识,是以伪市场化取代真正的市场化,是以供需关系代替资本市场的成本与收益理论,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我们一直在以供需关系的简单图解,将复杂的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工程简单化、脸谱化,而忽视了市场化所真正需要的全面的基础构建。
22日沪综指再次突破年线,有多只新基金获批发行,旨在支撑近期持续下滑的股市,预计流入资金在800亿元左右。一个月以来管理层第三次为新基金“开闸”,有人称之为艺术的调整,“管理层最近审批基金的节奏确实控制得很好,对症下药,出一个利空批一只基金,种类分布也相当合理,目前为止是4只债券型基金4只股票型基金。很有艺术感,体现了在政策上改善资金面的取向。”这种评论让人啼笑皆非,发展资本市场不是搭积木,将散户、机构投资者稳定在一定的比例,就能建成健康的资本市场。如此理解市场化,是对市场化的最大误读。事实上,从去年5.30之后,调控政策已经从行政审批为主转到供求关系为主,基金成为调节之源。当几天之内股指深跌到3400,管理层放开了基金的申购推升股市,而在股市快速上升阶段,从10月份开始有48家基金宣布暂停申购,48家基金暂停一切申购,有一部分基金明显减仓,并且社保基金开始全面和大幅减仓,果然,11月8日又出现了一场4.85%的深跌。
水多加面,面多加水,这是市场化的调节手段吗?只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管理层试图将股指控制在某个区间,但政策性调控引发的后果是恐慌性下跌与疯狂拉升,很少出现管理层所希望的理性,而此次的再融资,使得投资者再次直面股改前的终极疑问,资本市场是否又回到了圈钱市的本质?这是对资本市场的极大损害。
如周洛华先生所言,左右资本市场热度的不是供求关系,而是成本收益,当成本高到一定程度预期收益大于市场投票权时,投资者就会用脚投票。毫无疑问,与H股市场相比,内地投资者的持股成本要高出数倍,因此,必然催生出与成本相对应的收益要求。在牛市上升期,由于股市击鼓传花游戏,使得畸低的收益被掩盖在重重烟幕之下,在新会计准则以及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下,净利润的流失被刻意忽视。一旦市场下挫,中国资本市场成本畸高、回报畸低这一硬伤,就成为投资者心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无论怎样的供求关系,也改变不了成本收益不匹配的现实。反过来说,人为的调节供求关系,不仅不是市场化的手段,相反,是行政控制能力在股市深度渗透的象征。
要建立市场机制,首先要使股市机制符合市场定价规律:第一,上市流通的股票达到一定比例,可以使市场定价机制发挥作用,而不是让那些控股股东成为庄家对股价吆五喝六。此次的再融资可以成为一个经典的反面教材,了解控股股东的决策对股价无以伦比的调控能力。如今一家公司尚且如此,今后股指期货推出,如何控制大机构操纵?第二,进行制度性建设,使市场明确预期,在怎么样的条件下公司会上市融资或者再融资,由市场自行做出判断。而不是任由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式的定向增发,或者进行圈钱式的公开增发,形成完全扭曲的激励机制,上市公司的融资与再融资与对普通股东的回报完全无关。第三,管理层设立规则后,按照规则行事,逐渐放松融资与资金入市的管制才是市场化的正道。
中小股民已经在教育、医疗等领域领教了伪市场化破坏市场与民生的威力,在股市不应遭受同样的痛苦。(评论员 叶檀)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