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在过去一周里经历了一轮持续大幅下挫。上证综指更是以8%的巨大周跌幅,单周即跌去462.27点。
沪深股市为何持续下跌?在众多市场人士看来,这波下跌既是多重利空因素的共同影响,更是处在整体高估状态下的沪深股市一次“价值回归”的过程。
多重利空拖累股市
实际上,沪深股市近期的持续大跌,来自于多重利空因素的共同作用。
目前政策面对股市的影响总体偏空。监管部门暂停了股票型基金的发行,对老基金的扩容也给予诸多限制。11月4日,证监会发文进一步规范基金行业风险管理,严控基金规模盲目扩张。6日,证监会再度加强对新基金的监管,规定“新募集、分拆以及封转开的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和代理人应在六个月内将基金规模控制在向投资人承诺的范围内”。这些举动无疑向市场传递了管理层严防股市“过热”的意图,使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
另一方面,有媒体援引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有关人士的表态,称股指期货交易年内即将推出。由于股指期货首个合约标的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目前都处于相对高位,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股指期货的渐行渐近对A股市场形成巨大的利空压力。
资金面上,在新基金发行暂停,老基金面临赎回压力的背景下,QDII“出海”速度加快,也对A股市场资金形成了分流。
另外,上市公司三季报统计显示,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当季均出现减仓,其结果也直接造成了市场资金供应的减少。
而在基本面方面,虽然第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仍保持大幅增长,但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相当于净利润总额的三成以上。在市场人士看来,主要来自于交叉持股和二级市场交易的投资收益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一旦股市进入调整状态,会引发上市公司收益水平的大幅“缩水”,进而导致股市继续下挫,形成恶性循环。与此同时,剔除新上市公司后,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幅度为-1.46%,显示市场获利的赢面正在下降。
放眼国际市场,美国股市暴跌拖累亚洲股市8日集体大幅下跌,台湾股市和韩国股市跌幅均超过3%。由于美国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未能显示次级贷款危机缓和的迹象,周边股市短期内难以回暖。在这种背景下,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的A股市场也难“独善其身”。
观望气氛渐浓
整体环境偏空,资金面偏紧,令处于跌势中的沪深股市弥漫浓浓的观望气氛。
根据对24家机构公布的四季度投资策略的分析,半数机构预期我国宏观经济仍然处于快速增长区域。但与此同时,超过六成的机构认为2007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超出市场预期的难度增大。2/3的机构认为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正由“结构性高估”转向“全面高估”,累积风险逐步加大,四季度存在内在调整压力,短期内仅依靠流动性充裕来支撑目前的估值水平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震荡。
中金公司表示,未来宏观经济增长有放缓迹象并面临外需趋弱风险,低基数效应的丧失使得下半年企业盈利增速放缓已成定局。四季度A股市场将面临较高的政策和流动性风险。
国金证券认为,工业利润增速中期回落趋势逐步明朗,持续获取超预期增长难度加大。四季度市场将面临来自股指期货、外需、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多重风险。
来自银河证券的观点则尖锐地指出,目前的高估值水平已经透支了2008年业绩,从估值角度和市场整体角度看,目前A股市场积累了较大的投资风险,现阶段高估较为严重,具有一定程度的泡沫特征。
市场盼股市理性“回归”
不过,对于一些理性的市场人士和投资者来说,这一轮大幅下挫给股市带来的并不完全是消极因素。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在10日举行的上海国际证券期货论坛上表示,近期A股市场出现的大幅调整“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
“经过前期的持续拉升后,包括绩优蓝筹股在内的许多个股都出现了高估。对于这些个股来说,这一轮下跌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价值的回归。”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说,这对于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当然,我们期待回归的步伐更加理性、更加平稳。”(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