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在纽约、香港股市的横空出世,到7年零7个月后的“衣锦还乡”,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601857.SH,0857.HK,下称“中石油”)今天终于走到了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面前。
这家利润水平雄冠亚洲的公司,之前申购时冻结资金高达3.3万亿元,上市后,业界预测,其可能取代埃克森美孚荣登世界第一大市值公司宝座(以每股30元计算,包括A股及H股,中石油总市值将为5.5万亿元,埃克森美孚总市值折合人民币约为4.35万亿元)。
中石油浓墨重彩地登场,可谓“奢华”,其在上证所的挂牌将募资668亿元人民币,假设以上市股价40元/股计算,上证指数中23.57%的权重今后将由其掌控。
资源为王
摊开中国原油勘探与生产的资源分布图,中石油所辖的油气勘探资源西至塔里木,东至渤海湾,北达吉林、黑龙江,同时横贯四川、长庆。掌控大量油气资源是成就这家企业登上“王者之巅”的主要原因。
截至2006年底,中石油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6889.78亿元和1362亿元,目前它已建成的天然气管道为20590公里,是地球南北极直径的1.63倍,原油管道则达9620公里。
坐落于中国最北部的大庆油田是中石油旗下最大的油田。尽管从北京到大庆火车一路要颠簸13个小时,但不管谁一到这座城市,还是会被眼前的情景迷住:田野、高架、街道上,抬眼便是外号为“磕头机”的黄色大型采油机。离市区稍远的旷野低草中,这种机器更是成排耸立,日夜工作不休。
由萨尔图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的大庆油田总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原油特点是凝固点高、粘度高,为含硫低的轻质油。同时,中石油下属还有四川、塔里木盆地的一些凝析气田以及辽河油区、克拉玛依油区等。
目前,国际剩余探明储量的70%都集中在重油区域,这为中石油今后寻油带来了便利。
截至2006年底,公司的原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116.2 亿桶和15140.6亿立方米,分别占到国内三大油气公司总量的71%和85%(三大油气企业的总量占据国内总量的90%)。
这种资源性效应,为中石油在已开发的油田附近寻找更多储量,带来实质性影响。目前,中石油资源探明程度为42%,尚有58%的石油可采资源有待探明。根据全国第三轮油气勘探的数据,海相地层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有石油资源量92亿吨,天然气资源量超过17万亿立方米;石油资源探明程度约4.3%,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约5.5%。类似西部塔里木盆地、四川等地的海相地层领域可能还会有新发现。
技术领先
2007年5月1日,中石油宣布10亿吨南堡大油田的发现,这是一份意外的“惊喜”。
南堡油田的发现井——老堡南1井,曾经外方勘探过。中石油冀东南堡油田所在的渤海湾盆地地形被称之为“一只盘子摔碎了再踢上两脚”的“复杂破碎断块”地质构造,历来是勘探界的难题。
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尽管地质学家公认此处会有丰富油气,但几乎所有参与当地开发的企业都败下阵来。外方勘探时目标曾直指“深层”,用6年打出3口探井,但终以难突破折戟而归。
但是,中石油没有放弃。2003年遭遇“非典”,冀东油田公司总经理周海民召集地震、解释、评价等方面的20多名技术人员封闭式研究老资料。就在这次研究中,中石油发现总共有2000多米漏掉的中浅层油层,其中居然埋藏了1亿吨规模储量的原油。
如何将深埋地下的“黄金”采出来?在强化“精细”三维地震勘探的同时,中石油配套使用了大位移斜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中石油副总裁贾承造后来认为,南堡油田的发现证明东部陆相盆地富油气凹陷“精细”勘探理论运用成功。而南堡油田只是中石油技术所长的一个缩影。
在西部,素有“死亡之海”之名的塔里木盆地,博士江同文与他的伙伴们日夜坚守潜心研究,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奥陶系礁滩相亿吨级油气田。他所推进的“动态成藏”理论使当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从1998年的2亿吨增加到2006年的4.29亿吨。
除了对藏油理论研究之外,挽救老产油田也是中石油的优势之一。塔里木油田东河1-H1井曾遭遇一个危险:日产油179吨的高产井经过多次开采后,其含水量从34%上升到76.3%,产量只有20吨/天。江同文与同事连续跟踪井口数据,采取大型酸化措施后,使其含水量大幅下降,又恢复了高产高收。
2004年到2006年,中石油的新钻勘探井净数分别是1405个、1508个、1545个,3年内天然气井净数从原先的58个递增到110个。先进的技术将对中石油的油气产量增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预计2006~2010年中石油的油气复合增长率达6.8%,是2001年至2005年的近一倍。
境外布局
尽管垄断着国内大量资源,并处于油气勘探的上升通道,但随着消费的加剧及原油价格的上升,中石油必须面向海外,寻找更多资源。
2002年中石油以2.499亿美元收购Devon能源印尼公司的全部股权,获得6处油气区块权益;而后又以数亿美元连续在印尼收购数块油气田。
此外,非洲也是中石油境外拓展的新天地。2006年4月,正值苏丹的热季,平均气温45至50摄氏度,中石油在当地开钻第一口井。为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每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每天得喝18瓶水。为赶在雨季到来前撤出,他们从早到晚任凭爬虫侵袭也不休息。17天成功交出第一口优质探井,当地无不惊叹:中国工程师工作效率神速、拼搏顽强。
2005年,中石油通过获取母公司中石油集团下属中油勘探50%的权益,拥有了中油勘探分布在10个国家的多项油气资产。2006年,中油勘探拿到哈萨克斯坦PKZ公司67%股权,标志着企业的海外油气业务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截至2006年年底,中石油已在境外11个国家和地区经营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初步实现了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公司境外探明原油和天然气储量已分别占总量的5.5%和1.5%,2006年境外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其总产量的6%和3%。(王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