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属于虚拟经济范畴,但它从来都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当股票市值达到相当规模以后,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视,应当引起经济管理部门的关注。上周上证综指突破6000点,市值规模突破28万亿元,与2006年GDP相比,证券化率达到120%,已经开始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我国股市将对实体经济变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股市持续上涨对居民消费和通胀预期产生影响。
其一是通过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来刺激消费,即影响居民实际收入来扩大消费。股市价格持续大幅上扬使投资者获得资本利得,而资本利得虽然不计入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居民收入这一指标,但它事实上构成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对居民消费和通胀预期产生影响。我国股市投资者比例已越来越大,代表了一部分相当强的消费能力,目前这部分消费能力增长势头强劲,成为加快通胀预期的一股重要力量。
其二是通过影响居民收入预期来扩大消费。股市是经济长期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持续的“牛市”状态配合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将必然增强居民和企业的信心,居民的收入预期(包括固定收入和资本利得)也因此得以提高,从而扩大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有助于促进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企业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促进经济增长,并形成宏观经济和股市的良性互动效应。
二、股市持续上涨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其一是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传统的货币需求分析一般只考虑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随着股市持续大幅上涨和市值规模日益扩大,其产生的货币增量需求不容忽视。从长期趋势分析,如果股市保持长期稳定上涨态势,股票市值的增量就形成新创造的价值,股市交易就极易产生正和博弈,这部分新增价值对货币产生增量需求,股票变现后也是一种实际需求。
其二是对全社会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支付结算工具日益电子化和多样化。货币作为一种支付结算手段时,其在实体经济中的流通速度应是逐渐加快的。但是由于股市的存在及其规模的扩大,对货币流通速度又带来不同的影响。
其三是对货币供应量层次和储蓄投资的影响。由于股民保证金数额随着新股发行和股市上涨,从存款账户向保证金账户大幅快速流动,所以对货币供应量层次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股市的火爆,企业活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向股市转移。虽然中央银行连续多次提高利率,但我国企业和居民投资股市的资金量仍在增加,虽然企业活期存款和居民储蓄也在增加,但其用于投资和用于储蓄的比例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是通胀预期和流动性过剩造成的现象。
三、股市持续上涨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
股市上涨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增加财政税收。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征股票交易所得税,目前最直接的渠道是通过提高股市交易量来增加股票交易印花税。股市上涨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交易量大增,由于印花税是以交易额为基数征收的,所以导致印花税大幅增加。我国以业务收入为基数的流转税是一个重要渠道,因为股市上涨使交易佣金收入和承销手续费收入大增,引起以营业税为主要形式的流转税大幅度增长。
四、如何理解股市上涨对实体经济变量的影响。
股市上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影响投资和消费,及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收入,但无法改变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的格局和方式。
其一,股市上涨的影响作用是局部的。在经济政策体系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是最高层面的政策,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而不取决于股市运行状况。因此,股市效应只能影响具体政策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一个局部。
其二,股市上涨的影响作用是有条件的。当股市长期稳定上涨时,可能形成对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当股市连续大幅下挫时,对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可能更加明显。二者作用力度可能是不均匀和不对称的。
其三,股市政策必须与其他经济政策同时配套使用。总体而言,无需特别针对股市价格出台政策措施。但是,由于我国股市发育不成熟,法制不健全,监管缺乏经验,存在比较严重的过度投机现象,所以管理层完全有可能采用其他比较直接的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控,以防止股市泡沫过度膨胀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信达证券 吕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