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借助资产注入预期和整体上市概念等,中国船舶近乎轻松地冲上200元大关,成为了沪深两市的第一高价股。
与目前全球投资者担心美次级贷市场风险扩散而提高其风险意识和估高资产风险溢价不同,国内A股市场似乎进入了由中国船舶所打开的“高股价时代”的良好预期之中。中国船舶股价的破位进一步提振了市场多方的做多预期和兴致,使得横亘于市场的恐高心态有所缓和,打开了高价股上升的空间,并有可能提升整个市场的价格中枢。
我们认为,中国船舶在打开市场“高股价时代”良好预期的同时,也在市场埋下了盲目乐观和更令人担忧的风险火种。
不可否认,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和一批优质大盘蓝筹股的回归,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经营业绩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加之过剩货币流动性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和变现率,中国A股市场初步具备了承载高价股的基础和条件。如目前成为沪深第一高价股的中国船舶,中船集团一旦把澄西船舶、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广州远航文冲三家船厂以及借助中国船舶实现整体上市,将极大地改善中国船舶的经营业绩。这些利好因素客观上提升了中国船舶的估值水平,也为二级市场打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不过,如同此前市场借助上市公司并购、优质资产注入和人民币升值概念的炒作一样,这些利好都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我们很难判断中国船舶的资产注入是否顺利,是否能够产生显著的整合效应,其核心竞争优势是否能够走出简单的规模效应,其公司治理结构能否支撑市场所给予的过高溢价等等。当前中国船舶高达189倍的静态PE和高达54倍的动态PE,正在提醒投资者市场的定价已经显得有些高处不胜寒了。
对当前中国股市来讲,最大的也最令人担忧的风险并不在于目前已经有6只股票突破百元大关,60只股票突破50元大关,也不在于中国船舶突破200元是否合理等问题,而是市场借助个别股票破百元和破二百元所渲染的这种过度的良好预期。更确切地说,是市场越来越呈现出了对风险的迷失,甚至不屑一顾,近似癫狂的炒作正在不断放大资产价格的泡沫风险。
当前市场真正可投资品种的稀缺和尚不太合理的股指结构是导致股指和股价不断走出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以来大盘蓝筹股是当之无愧的护盘手和急先锋,而这些大盘蓝筹股绝大多数都属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重仓股。如当前冲上200元的中国船舶,其一季度的十大流动股股东全部为基金和保险资金;之前首次突破百元大关的贵州茅台的前十大流动股股东中,机构投资者也是当仁不让。
由于真正可投资股票仍然稀缺,市场主力——机构投资者几乎都清一色地重仓大盘蓝筹股和一些存在增长潜力的成长股,诸多机构投资者对大盘蓝筹股的重仓和投资结构的同质化,导致了这些股票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低流动性问题。因此每当新设基金和新进入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进行建仓时,就推动机构重仓股股价和整个市场股指走出新高。但大盘蓝筹股每创下一个新高,市场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就出现不同程度的恐高症状,并进而出现回调。而一旦个别股票在创下一个高位后企稳,就客观上为高价股打开了一道上行通道,之前贵州茅台如是,当前的中国船舶亦然。显然,当前市场价值投资和价值重估更多地演变成了一种概念,而非真正的参照和标准。因此,当前股指和股价如此循环的突破客观上是一种风险的堆积,而非理性价值投资的真正内涵。
市场缺乏有效的做空机制和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预期客观上助推了市场非理性预期和过度的乐观预期。目前市场缺乏有效的做空机制,融资融券交易至今尚未推出,整体上讲市场投资者只能通过不断推高股价和股指而获得收益。而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和所设置的高门槛则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双重收益的机制和特权。显然,由于今后可以假借股指期货这一做空优势进行对冲,使得机构投资者并不太在意当前股价和股指的高低。
另外,过剩的货币流动性客观上为股价和股指的持续走高提供了干粮和弹药。过剩的资金追逐资产客观上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不断走高,而资产价格不断走高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则又刺激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追逐有限的资产,从而使得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越来越淡化,进而强化了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总之,从中国船舶冲上二百元大关提振市场对高股价时代的良好预期,反映当前的市场已经越发偏离理性的发展轨迹。因此,在当前阶段再次向投资者提出风险预警就显得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