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在大盘收市之后,央行宣布了上调准备金率0.5%,将准备金率从11.5%上调到12%。
尽管消息公布后,就不断有机构站出来表示,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仅是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对股市的影响是间接的,不会改变市场原有运行趋势,但昨天大盘上蹿下跳的走势,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犹豫和迟疑的,与历次调整后一路飘红的表现明显不同。
在采访中,有分析师判断,“连续调整的累积效应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但也有人说,“货币政策发生的作用具有滞后性。”
不过,在争议中,央行“温水青蛙”式的准备金率上调已经接近了历史高点,从有法定准备金制度开始,银行的准备金率是从1984年的20%开始逐年调整的。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准备金率超过12%的时间是在1988年,但当年通货膨胀率可是两位数。
“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太复杂了,贸易顺差、土地资源价格化等等”,一位老经济学家对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如此感叹,“单纯的货币政策虽然效果不太大,但央行也没办法。”
既然单纯的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效果不明显,上调准备金率的空间也有限,政府是否会考虑用尽可能多的市场手段来解决?
有机构建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不能光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还需要财政政策、汇率浮动、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等其他手段的配合。
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既体现了国家对于宏观经济向过热转向的忧虑,也表现了政府控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决心。有机构认为,如果后续宏观经济数据仍处于高位,国家极有可能会出台其他单一或组合型的调控措施。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可能不能做到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所能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后续经济数据的情况,判断后续政策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券商观点:对货币和债券市场影响较小
申银万国研究所陆文垒:此次准备金率上调尽管在政策出台的时间上有些出乎意料,但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估计较为有限。
目前没有大盘股发行,同时7月份加息以后短期内市场对继续加息的预期已经有所减弱,在此背景下央行上调准备金率,是对前期流动性回笼不足的一种补救措施。
由于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同时此次政策从出台到实施有两周的准备时间,所以,对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影响较小。如果近期市场预期稳定,资金依然宽裕,未来一段时间公开市场回笼资金量可能会有所上升。
主要是对银行有影响
和讯信息首席分析师文国庆:主要还是对银行有影响,准备金率的上调,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规模,从而影响银行的资金效率。但这种作用会逐渐加大,如果一直提升到20%,对银行的经营业绩会有实质性影响。
对流动性过剩的意义不大,这次央行上调准备金率还是因为外汇储备增加太快了,压力太大,但这不能叫紧缩银根,只是减缓了放松流动性的速度。
累计效应已经开始释放
民族证券资深分析师徐一钉:对银行当然是偏负向,原因是今年已经连续6次上调准备金率,这种累积效应会释放出来。
由于居民储蓄向股市大搬家提速,近两个月银行存款已经出现负增长,在银行信贷大幅增加、存款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可供银行放贷的资金已经比较少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调准备金率对银行放贷头寸的影响比较大。
对股市的影响,也从前几次的“视而不见”到有些迟疑。历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当天,股市都保持上涨态势,但昨天的走势,可以说是上蹿下跳,市场在犹豫中涨了30多点。
基金观点:对股市不会有实质性冲击
富国基金首席策略研究员林文军:资金充裕的局面很难改变,外汇储备增长将继续带来货币的投放。我们认为对股市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冲击。对债市,由于目前资金充裕,影响有限,关键是后续政策怎样走。
调准备金率对短期利率的影响大于对长期利率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将是回购利率的上涨。但是由于信贷将受到压制,债券市场的配置性资金会增加,将抵消政策的不利影响。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债券市场的反弹不会因政策调整而结束。
下半年是否还有调整准备金率的可能,要视特别国债的发行节奏而定。我们认为准备金率上调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可能特别国债发行之后,准备金率的调整就没有必要了。下半年最多还有一次调整的空间。
主要还是对心理上有影响
华安基金安久基金经理鲍泓:这次央行上调准备金率是对前期宽松货币政策的一种纠正,对债券和股市的影响不大,主要还是心理影响;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不光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还取决于财政政策、汇率浮动、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等其他手段的配合。
这次主要还是对货币供给和流动性过剩的关注,毕竟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还是比较闪眼的,基本面的增长使得管理层担心宏观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另外外汇占款压力也比较大。央行主要是想通过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来对冲这些影响。
此外对银行短期影响不大,目前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水平还比较高,银行的资金也比较充裕。可以预期,准备金率还会上调一至二次,但这本身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超出了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以后,会对银行有比较实质的影响。(吴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