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的升降在市场经济中本应是很平常的现象,但因现有定价机制的弊端而饱受争议。而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的理想,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也必将不是一条坦途
1月15日,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决定,汽油和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这是自2008年12月18日以来,成品油价格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下调。
这一消息,是否能平息此前一直延烧的中国两大石油巨头之间的价格之战——这一价格战已从上海烧至北京——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此之前,一场由占据我国成品油市场七成江山的中石油和中石化所演绎的降价风潮,自2008年12月国内成品油价格统一下调后不久就已开始,并且已经从单一地区拓展到多个城市。
在众多消费者的翘首企盼中,这两大巨头也终于在2009年1月上旬将北京开辟成为成品油价格战的新战场。这种往日只在民营或外资加油站出现的主动降价让利之举,出现于两大石油巨头旗下加油站,着实耐人寻味。
近几年,关于油价的争议和各类消息一直就没有消停过。2009年一开始,成品油价格再次成为各方讨论的热点。
并非纯粹的市场竞争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针对此次加油站降价,两大石油巨头对外表态“极为一致”,并称“各地区销售公司在经营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春节期间正逢成品油销售淡季,部分地区公司根据年内任务完成情况不同,选择通过促销在国家政策范围内适当下调价格,实属正常的商业手段。”
如此的解释,正好“链接”了新出炉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因为在这个新方案中,有个涉及成品油价格形成的变革,将过去的“范围定价”模式改为了“最高限价”模式,旨在促进正常市场竞争。而此番两大石油巨头的“大动作”似乎是在为新政策作脚注。
“中国的成品油市场将进入一个比以前更为广泛、更有利于消费者的竞争时代。”有人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欢呼。
不过,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显然并不完全赞同这样的看法。“对两大石油巨头来说,快速化解高库存是当务之急。”中国石油大学能源专家孙竹告诉记者,当国际油价从147美元跌到目前30多美元时,无疑就对两巨头在国际油价高位时购进的库存产生了较大的压力,特别是与通过降价促销并从当前国际市场买进低价油相比,这种压力显得更大。
实际上中石油相关人士此前也曾承认,由于市场需求低迷,在冬季取暖季来临后销售企业的销售量也没有出现大的增长,大量油库都库存严重,炼厂不得不开始适当地控制产量。
有消息称,截至2008年11月底,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的汽油库存增至3480万桶,较10月份上升5.14%;柴油库存则升至5200万桶,较前一个月上升0.78%,均再创纪录。
“特别是中石化,由于其自产原油很少,大部分来源于国际市场,因此其承受的压力更大。”孙竹补充道。
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能源专家查道炯看来,自2008年10月以来,期货市场对未来需求预期的下降是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下调的重要原因。他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国际油价变化像是“过山车”,从147美元大关跌至如今的40美元关口,中国石油企业也未能幸免,正面临由金融危机引发石油石化终端市场急剧萎缩形成的新打压。“在目前的体制下,两巨头之间的竞争确实不够充分。”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专家周大地的话更加直接。
不过,专家们也同时承认,此次降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两巨头之间的竞争意识。
“通过降价,一方面,可以加快资金周转,实现利润最大化追求,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趁机打压对手,获得市场优势。”孙竹表示。
“从微观意义上来看,降价无非是希望能争取更多的客户。”周大地也持类似观点,“由于目前国际油价比较低,两大石油企业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来进行价格调整,并借此希望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难以“透明”的定价机制
实际上,全国油价自2008年12月19日统一下调后,中石油、中石化在广州、福州、上海、成都等大城市纷纷降价,降幅和范围均为近年来罕见。而在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发改委又决定再次下调成品油价格。“既然如此,何不在当初下调价格时将下调幅度调得大一些。”这是不少人的疑问,而其背后的关键既在于成品油价格如何确定。
这似乎是个很基本的问题。理论上说,就是以布伦特、米纳斯与迪拜三地原油均价为基础,加上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来确定国内成品油基准价格。
但是,首先,上述三地的均价如何确定尚不明晰。虽然曾有按5:3:2的权重来进行计算的传闻,但未有证实。
其次,国内平均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润如何计算,也似乎未见明确的规定。
而更加引起争议的是,作为此种定价机制的直接受影响者,几大石油巨头在这样一个定价过程中会处于怎样的地位?会发挥怎样的影响?
“成品油价格由国家,更具体地说是发改委确定,我们仅仅是执行者而已。”中石油有关人士这样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两巨头常常会为了自身利益,采取一些间接措施来‘绑架’和‘要挟’政策制定者。”这是网上不少人的观点。
看来,一个看似基本的问题,要想取得统一的答案并不容易。的确,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虽然已被“吆喝”了多年,但究竟现有定价机制如何运作,成品油具体价格如何确定,似乎未见明确的说明。
“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之所以屡遭诟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定价过程不透明。”查道炯告诉记者,“因为不透明所以才会有疑惑,有疑惑就会有猜测。猜测多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传闻和指责。而中石油和中石化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自然也最容易挨骂。”
“虽然说,两巨头自身的确存在问题,但有的时候,中石油和中石化确实也是因为这一点而‘背黑锅’。”孙竹也有着类似的看法,“特别是在消费者觉得油价该降而未降的时候,总觉得是两大巨头从中作梗,但实际上真正的定价权还是在发改委。”
而周大地的话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利益集团都会采用各种方法去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要说中石油和中石化‘要挟’和‘绑架’政策制定者,目前看似乎还不太容易。”
而定价机制之所以模糊,作为决策机构的发改委或也有苦衷。“如果这个公式特别简单或者明确的话,它确实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会算了。过去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如果太机械了,大家都在算这个日期,大家都在作这个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到调价那一天,前后可能出现投机问题。比如他估计油价会涨,他现在就该惜售了,买的人着急想买,卖的人不想卖。因为知道第二天就要涨价,这时候就会出现囤积或者抢购,等等,而这些事我们肯定是要避免的。”周大地的话中透露些许无奈。
“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二者之间实现平衡,要既做到消除误解,又做到不引起混乱。”孙竹谈到,“加强沟通与交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对于饱受指责的两巨头来说,更应主动说明相关情况。而目前看来,在这方面他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对于这一点,许多人感同身受。消费者感觉“很不爽”的一点还包括,中国的石油巨头们似乎从骨子里向外透着一股傲慢。
并不平坦的市场化之路
同国际接轨,走市场化之路,是业界多年来针对能源定价机制改革所喊出的响亮口号。“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国内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市场已对外资放开,我国成品油流通市场最终将逐步形成国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社会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经营的格局,未来的竞争不可避免。”有受访专家表示,“因此,由市场来决定成品油价格是必然的选择。”
而国家相关政策的变迁,也印证了上述说法。长期以来,加油站执行的零售价是“就高不就低”,从可以上下浮动8%的“自由裁量权”的基准价,到现在燃油税费改革方案中的“最高零售限价”,却尚未对成品油零售价下限作出规定。这表明,决策部门从态度上鼓励成品油经营者开展价格竞争。
对于这一观点,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并不否认,但对于某些具体问题,却有着自己的看法。
“我们总在说和国际接轨、实现市场化,但国际原油价格的生成逻辑并不是‘成本+利润’,其中有很多炒作的成分,期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现货交易价格。其实,国际原油价格是投机者用消费的预期心理在金融市场上博弈的结果。现在和这样的价格接轨是否真的合适?”查道炯告诉本刊记者,“讨论我国的能源定价机制改革,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弄清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现在的定价机制,确实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完全市场化是否就能够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呢?”采访中,周大地多次强调,进行能源定价机制改革的目的是要让能源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反映包括环保成本在内的更加完整的成本,同时还要反映资源的稀缺性。
按照他的理解,市场定价也好,国家管制也罢,只要能够让上述目标更好地实现,能源定价机制改革就会向那个方向前进。“市场化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不能为了市场化而市场化,如果目前中国成品油价格真的完全和市场接轨,得最大好处的绝对不是中国。况且,就算现在真的放开了价格,那实际上是等于让石油巨头拥有了定价权,这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其他竞争者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还提醒道,从长远来看,国际油价依然会走高,“如果放开了油价,等国际油价再站上一二百美元每桶的高位,我们是否真的能够承受得起呢?”
查道炯最后也谈到,“我们往往只关注国内成品油价格有没有同国际接轨和如何接轨的问题,但却忽视了追问:同国际接轨能解决什么问题?比如说,行业垄断是中国石油市场常被指责的重要方面,但同国际接轨,是否就能真的解决垄断问题?目前还不太清楚,二者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尚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