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留给中国最后的机会了!”不少业内权威专家昨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指出,就中国势在必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而言,当前国际油价暴跌而通胀压力下降所留出的这个接轨空间实在难得——因为一旦国际经济形势走好,则国际油价很快会掉头向上。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看来,当前国内外油价已基本持平,此时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理顺价格体系相对容易、成本也小。“尤其是这次国际油价的暴跌主要由金融危机所触发,危机过后油价仍会上涨。届时,中国不知何时能再迎来这样的接轨机会。因此,说这是最后的机会并不为过。”
他认为,不必过于担心油价接轨后的市场承受问题。“一方面,补贴机制必须到位;另一方面,中国有WTO开放的经验,当年畏之如虎的农业、金融业在开放后也没有到崩溃的地步。事实证明,放开得越早、市场化程度越高的领域反而是发展最好的。”
“之前,定价机制之所以迟迟不推,是因为国际油价涨得太快,中国调价跟不上。而当前的油价水平相对较低,正是我们的改革良机。一旦错失这个机会,中国今后可能会永远背上这个包袱了。”牛犁说。
事实上,中国在过去两年间曾至少经历过两次接轨的好时机,但由于国内机制调整的反应迟缓,最终都一一错过。尤其是2006年3月间,发改委向地方传达的石油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曾一度被视为油改启幕,其包括两大内容:一是成品油价由原来的与国际成品油价直接接轨,改为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合理加工成本和适当利润确定。二是推出“四个配套机制”,包括建立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建立相关行业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对种粮农民等部分弱势群体和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的机制;建立原油涨价收入的财政调节机制。
但此后,尽管“四个配套机制”已渐次落实,而最为关键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却“久拖未决”。而随着国际油价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路飙升,中国油改步伐也日渐滞后。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同样表示,“目前能源需求下降,中国经济面临的能源压力降低,这就形成了能源政策调整的机会。如果通胀压力不再高企,就可以适时推进能源价格改革。”
他指出,中国应继续完善价格市场化机制,能源价格改革将有助于促进能源效率的提升。
“理顺价格的时机选择首先应看国际油价的趋势。考虑到美元升值、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我个人判断,国际油价会在60-80美元的区间稳定一段时间,这就给国内油价改革提供机会。”资深石油专家韩学功说。
至于具体的油改步骤,他认为,最好自然是“一步到位”,即油价接轨与燃油税推出同步进行,“但考虑到燃油税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还是先让国内外油价接轨,通过‘两步走’来落实比较合适。”(记者 陈其珏)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