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事件横扫了国内乳制品行业,这是否将为外资企业进入腾出了市场的空间?从目前情况来看,外资观望气氛浓烈,已入股乳业的外资不少冻结了项目,而一些新进入或曾经推出的外资则酝酿着新一轮的“反扑”。分析人士指,目前的国内乳业市场站在历史性的整合路口。
“恒天然”亏掉1.39亿元
本次中国乳业受到三聚氰胺的严重冲击,同时也让本身选择和国内乳企合资的外资企业重新思考发展战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2005年起收购三鹿集团43%股份,是第二大股东,以提供原奶为合作方式。
恒天然表示,由于三鹿事件公司将预留1.39亿新西兰元作为受损冲减费,反映了产品回收和三鹿品牌价格的损失。为此,恒天然估算自己持有三鹿乳业集团43%的股份价值最多值6200万新西兰元,贬值69%。
同样,2006年和蒙牛注册1.8亿元成立合资公司的丹麦乳业巨头阿拉食品公司,也在上周宣布暂停合资工厂生产,阿拉食品拥有48%股权,合资企业主要生产奶粉。
外企朝日、达能蠢蠢欲动
本周,朝日啤酒成了第一个在国内乳业吃螃蟹的外资。该公司宣布在山东筹建一片100公顷的农业园饲养乳牛,每天只加工制造1~3吨液态奶,但是售价是国内普通牛奶的1.5~2倍。
朝日啤酒高层对本报记者表示,自己是在今年8月获得了液态奶的生产许可的,并未特意选择三鹿事件爆发作为契机来发布。
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中国乳制品消费市场还能高速增长的提问时,朝日表示:“在高端牛奶市场,因为规模还比较小,我们认为是快速成长中的市场。”
而世界第二大乳制品巨头法国达能在全身退出光明乳业后,早在2月的时候已经拿下民营乳企妙士,派驻施工队入场进行生产厂改造,也曾和四川新希望有过实质接触,协商旗下11家乳业公司的转让问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达能连月来已经从多个快速消费品公司挖去了一批管理层,正等待时机重新进入国内乳业市场。
相关链接
外资进入液态乳市场“成少败多”
中国乳业是一个对外资较为开放的体系。在今年,国家发改委推出建国以来国内第一部系统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大幅提高出资人门槛,业内人士认为对外资有利。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对本报记者表示,按照该条件的标准计算,出资人的经济实力至少达到8000万元以上,为外资“偷袭”中国农业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不过,外资进军国内乳制品市场,目前仅固守在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多个试水液态奶的外资都遭遇滑铁卢,其中最为经典的个案是拥有“子母”品牌的荷兰菲仕兰食品2004年宣布撤出中国,仅仅保留5%的股权,并把商标“子母”的使用权授予天津子母乳品有限公司,由中方合资方“中芬”经营。目前,只有雀巢能在国内液态乳上名列前列,这归因于其在12年前出资2500万元收购了黑龙江双城区域内的鲜奶收购权。
业内人士指出,反映出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外资在本地化的过程中一旦没有掌握本地奶源,就在成本控制上大幅落后,这对于讲求投资回报率的外资来说是必须得思考的。 (刘俊)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