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解读“民工荒”成因:薪资过低、供需渠道不畅

2008年02月25日 11:0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表评论


    漫画:民工荒。 中新社发 朱慧卿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2007年农民工月工资比2006年普涨200元、67%的农民工认为城市对他们有排斥、珠三角地区出现农民工大规模流失现象,这是日前新农门农民工(蓝领)研究院、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及浙江省劳动和保障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07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下称《农民工报告》)显示的状况。

  《农民工报告》发现,在面临国际上一些人对“中国制造”所谓信用危机与劳工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及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的情况下,中西部局部出现了规模化“用工荒”现象;沿海地方局部出现大规模劳动力高流失现象,这在珠三角地区尤其严重。

  “2007年初,在广东一些地方爆发了‘民工荒’,仅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就缺工200万人。”新农门农民工(蓝领)研究院院长肖克文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调查显示,2006年普通工人每新招一人就要流失0.73人,比如,企业实际用工100人,一年却要招工两三百人次,2007年浙江企业的流失率仍在升高,达到80%左右。

  “薪资过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2007年农民工月工资比2006年普涨200元,1992年~2004年间珠三角地区工人平均月工资仅增加68元;根据对1万名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有37%的农民工月工资在800~1200元之间,27%的农民工月工资在1200~1500元之间;另外,30%以上农民工没交保险,25%以上手中没有余钱,67%的农民工流动性高。

  此外,供需渠道不畅也是导致“民工荒”蔓延的重要原因。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传统的“亲友和老乡介绍”仍然在农民工就业方式中占很大比重,接近一半;而通过“职业中介机构”介绍工作的由2006年的18.7%降至2006年的10.1%。

  “利用信息化手段向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在我国仍然落后。”周宏仁说,不过,报告显示也有细微变化,采用网络形式“上网找工作”的人由2006年的7.9%增加到2007年的9.9%。(季谭)

编辑:蓝玉贵】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