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认为随着大中被并购,北京的家电市场格局会出现什么变化,因为目前就北京市场而言,网点规模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否则在北京拥有门店最多的大中电器为什么还会沦为被并购的境地?”苏宁电器副总裁、华北地区管理总部执行总裁范志军昨天这样评价大中被并购后的北京市场。近日来,随着国美将北京规模最大的家电连锁大中电器收至麾下,一直是国美最大竞争对手的苏宁未来的北京战略立即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北京苏宁的掌门人,范志军向记者表示,北京的家电卖场数量已经达到170多家,在这种状态下,门店数量已经不是决定因素,包括信息、物流等支持门店扩张的后台系统才是关键因素,否则可能网络越大越危险。他举例称,当年永乐就是在一口气连续收购了厦门思文、灿坤电器、河南通利后突然出现危机的。
范志军还透露,由于长期在北京市场,他个人从一开始就不主张收购大中。“虽然大中在北京拥有60多家门店,但根据我的测算,真正对北京家电市场有影响力的不超过5家店,照此计算对于苏宁的价值大约应该在七八个亿,即使加上溢价,也大约在10亿元左右。因此我在集团中一直表态,如果收购价格超过10亿元就是不划算的。”
针对外界所称苏宁放弃大中自建门店增加了“时间成本”的问题,范志军表示,苏宁在北京的网点布局一直没有受到对大中收购与否的影响,从没有因为可能收购大中而减慢开店步伐,相反苏宁今年在北京共新增了12家门店,超过了两大竞争对手的总和。他透露,苏宁明年在北京的新增门店不会少于20家,继续以50%以上的增速发展。他表示,大中的门店都是租赁性质,存在租约期满续租的问题。另外他指出,以往的旺铺并不代表未来效益好,苏宁今后将紧随市政规划选择新的商业中心区布局。
针对竞争对手的突然壮大,上游家电厂家在供货政策上是否会发生变化而不利于苏宁的问题,范志军表示完全没有这种担忧。他称,作为厂家肯定不希望渠道上的一家独大,希望存在竞争。“这几天很多家电厂家的老总都主动向我们表示不会因为此次并购而调整原来的政策,这或许也反映了厂家们的心理吧。”
最新消息
大中电器昨起恢复营业
经过两天的盘点之后,大中电器所有门店从昨天起正式恢复营业。昨天上午9时,记者在海淀区的一家大中电器门店看到,店内的景象基本与原来没什么变化,所有促销海报和价签上依然写有“大中电器”的字样。据营业员告诉记者,店里商品的价格仍按照原来大中的价格体系制定,并没有与国美门店接轨,因此没有太大变化。不过有促销员称,遇有顾客砍价时,他们所能掌握的降价幅度比以前小了一些。记者注意到,随着原来“老大中”销售系统的服务器被拆除,目前大中各门店已经启用“新大中”系统,各店从前天起的销售数据就已开始计入“新大中”。记者注意到,重张后的大中卖场里客流量基本与以往持平,但一些提前恢复营业的店面前天的销售状况有小幅下滑,主要是因很多消费者不知道重新开张导致客流下降造成的。
记者昨天还从国美电器了解到,对于以往从大中电器销售出的商品,国美已全部承接售后服务责任,并将按照国美的服务标准执行。此外,国美电器实行的“9天不满意退货、19天差价补偿、39天退货保障”等举措也即将在大中电器实施。
随着门店的陆续重张,大中电器各门店的员工先后收到了“前老板”张大中发放的红包。据某门店一位店员介绍,只要是基层门店员工无论职位高低都收到了红包,金额从1000元至几千元不等,估计共有两三千名员工收到了红包。这位员工表示,老板对他们长期以来努力为大中工作表示感谢,并希望他们今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但张大中没有向员工透露自己未来的打算。
业界观点
中小家电卖场无需紧张
“国美收购大中,不会对家电行业的格局带来太大影响。”在前天举办的2007中国消费电子渠道财富论坛上,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宁这样评价这场并购的影响。他表示,目前国内还有众多的区域性家电渠道商,它们摆脱生存危机的关键在于与国美、苏宁等大连锁的差异化经营。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中,各种规模的连锁都是存在的,分别为不同的消费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而目前国内家电市场的个性化还很少,这或许能够成为中小型渠道商的发展机遇。其他与会专家们也一致认为,大中只是一个区域性连锁品牌,国美对它的收购主要是强化在北京市场的地位,但对整个国内家电行业影响不会太大。国际数据集团中国区总裁郭昕也认为“中小渠道商根本无需因此而紧张和恐惧”。他说,中国市场具有复杂和多元化两个特点,各种业态都有优势,专卖店等中小渠道商也具有大连锁不擅长的优势,特别是在大连锁没涉足的乡镇等三四级市场。(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