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加大降低(钢材)出口退税率的力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罗冰生昨日在“第五届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表示,“新的措施不是在酝酿,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很快就要出台。”
而在同一会议上,欧洲、日本、韩国、东盟和拉美五大钢铁企业协会组织有关负责人先后登台演讲,表达对中国钢材产品出口的关切。这些似乎“不约而同”的表态正在增加中国尽快调整钢材出口退税政策的压力。
五大钢协组织中,日本钢铁联盟(JISF)对中国钢材出口的态度听起来不那么强硬,其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伊藤仁(Hitoshi Ito)略略有些“酸”地说,2006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剧增,一举使日本失去了保持了8年之久的世界头号钢材出口国地位。在分析日本2007年粗钢国外需求时,他承认不确定因素是中国钢材出口的动向。
韩国钢铁协会(KOSA)也如日本钢盟一样低调,该会会长沈允洙(Yoon-Soo Sim)表示,2006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韩国最大的钢铁进口来源国,占韩国进口钢材总量的46%。如果中国出口到韩国的钢材是韩国国内也能生产的,韩国政府可能会考虑控制进口率。他还希望将现存的中韩双边钢铁对话发展为韩国—中国—日本三边对话,并在东北亚钢铁行业寻求紧密合作和平等贸易。
欧洲钢铁联盟(Eurofer)秘书长Gorden Moffat认为,中国由一个净进口国转变为一个净出口国对欧洲钢铁业是一个“挑战”,而且今后中国仍将成为扰乱全球钢铁供应格局的“害群之马(major source)”。他表示,2006年中国出口到欧洲的钢材超过500万吨,希望今年出口量比去年大幅减少。目前欧钢联正在采用对话方式解决中国出口剧增的问题,如果最终不能解决,将考虑采取贸易保护和反倾销措施。
拉丁美洲钢铁协会(ILAFA)国际贸易部主任Renato Vallerini的态度更为强硬,他明确表示,中国巨大的钢铁产量对全球钢铁贸易是一个威胁,将迫使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并最终导致中国直接和间接出口停滞不前。他表示,2006年拉丁美洲地区进口中国钢铁产品的数量同比增长6倍,希望中国能够控制和减少钢材出口。
东盟钢铁协会(AISIF)会长Welling Tong似乎更擅长“晓之以情、动之以礼”。他表示,中国8-11%的成品钢材出口退税率和10%的钢坯、板坯出口关税让东盟钢铁业难以承受,“中国的定价策略导致东盟钢铁业严重的市场混乱和生产停顿,如果继续采用当前的出口退税政策,许多钢铁生产商将面临破产”。他建议,中国通过在东盟国家建立合资钢铁项目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也使东盟自给自足,东盟钢协则和中钢协一道通过更频繁的对话减少贸易摩擦,并共同制定双边互利互惠的政策。(高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