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萨九月二日电(记者 柳俊武)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今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布达拉宫在目前已完工百分之九十的第二次大修中,建筑主体结构将装上高科技“黑匣子”。
据该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尼玛次仁介绍,这项技术的使用,在世界古建筑保护中尚不多见。其主要目的是对薄弱环节进行全程监测,对维修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取得参观客流控制值,为下一步维修取得更为精确的技术参数。
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宫堡式古建筑群,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后经多次重建、扩建,直到一九三五年才完成如今的建筑规模,宫体主楼十三层,高一百一十五米,房屋九百九十九间,全部为石木结构,占地十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十二万平方米。属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国家级文物建筑。
由于它不是一次性设计、施工、建成,导致受力不均,结构多处错位。加之土木材料本身的缺陷,雨水渗漏、自然老化;所在地拉萨河谷,又是一个浅源地震带,风摇、雷电、地震,无可避免地对这座柔性建筑造成一定伤害。因此,有人担心布宫前的长头还能磕多久?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西藏文物保护和优秀藏文化的传承。据知,今次国家出资三亿三千三百三十万元人民币,对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文物实施保护维修,这已是上世纪末以来国家投资对布宫的第二次大规模维修。仅本次的布达拉宫维修工程,投资就高达一亿七千九百三十万元。
据了解,此次布宫维修工程共涉及五个方面:古建筑地陇加固;周边环境整治改造;供电、给排水系统及消防、安防、避雷等系统的改造升级;建筑结构进行高科技长效监测;壁画进行修复。其中,古建筑维修及结构监测费用就达一亿二千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以上,估计还将追加投资。
参加过布宫两次大修的尼玛次仁表示:如此规模的投资,如此高的科技手段,为布宫‘强筋壮骨’,这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经过这次科技‘补钙’,可以说布宫骨架比任何时期都要结实。他说,这是践约申遗承诺,永葆布宫辉煌有力之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