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刺激副作用 2012年或许危机就会到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谢国忠:刺激副作用 2012年或许危机就会到来
2010年05月17日 14:59 来源:理财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一季度,各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全球GDP增速提高至4%。

  2009年年初,我曾预测,尽管大多数人都如履薄冰,但他们其实也都在想,等到年底一切都会好的。我想,在这场危机存续期间,世界各地的决策者宁可接受刺激过度带来的副作用,也不会刺激不到位。于是刺激就真的过度了。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和英国,预算赤字都达到了其GDP的十分之一,欧洲和日本的赤字相当于美英的一半。世界各国利率都接近零。如果考虑刺激过度产生的效果,全球4%的经济增速根本是小菜一碟。

  美国经济再次依靠消费回升,它的增长所依靠的更多是储蓄率的下降,而非收入的增长。也就是说,泡沫存续期间的戏码再度上演。但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未来的资产收益根本无法支持储蓄率下降。

  数据掩盖了经济疲软的真相。与政府财政赤字的蹿升相比,居民收入的增长微乎其微。美国家庭部门净资产已折损了约10万亿美元,近期股市上涨阻止了其进一步下降。但这是由于刺激政策带来的乐观的经济前景。该势头是否能够保持下去,目前尚不清楚。

  居民房屋赎回数据的痛苦表现,反映出美国经济的主要问题。2009年,美国全国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率达到了历史最高值--280万户,占全美家庭总数的2.2%,而2010年,显然这一数据还会继续攀高。

  尽管房价已下跌30%,但相较GDP和平均工资,美国的楼价仍然很高。美国住房价格可能还会下跌30%。这一切并未出现,是因为美联储一直维持零利率,同时通过收购全国抵押贷款总额的十分之一,降低抵押贷款利率。

  这基本上相当于靠政策手段,防止恶性回潮或正常化。问题是,这种做法能否改变长期趋势--我怀疑不行。这么做可能的结果就是加剧通胀,然后提高工资以追赶上升的楼价。接下来的问题是,美联储能否只增加通胀,而不引起人们的恐慌,从而导致另一场危机。

  一季度东亚经济体GDP都呈现了强劲的增长:韩国GDP从去年开始增加了7.8%,新加坡增长了7.2%,澳大利亚的增长率也达到了2.7%,中国的GDP增速更是达到了两位数。几乎所有的经济体,都将其增长复苏归功于由美国消费和中国投资增长带动的出口增长。

  与过去惟一的差别是,中国的投资组合中,房地产项目支出远大于基础设施支出。这让整个经济更加脆弱。各地方政府仍然十分关注经济复苏的持久力,非常不愿意提高早已很低的利率。

  尽管通货膨胀似乎在各地都加速增压,但大多数政府想强调的是,通货膨胀水平仍然偏低,经济活动水平还没有高到使通胀增速的地步。试图通过刺激重现高速增长,只会带来通货膨胀。一旦通货膨胀导致人心惶惶,将出现快速紧缩,从而引发另一场危机。2012年,或许就会到来。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