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社发 吕建设 摄
中新网4月26日电 关于央行是否加息的争论,随着CPI由负转正而变得越来越激烈。虽然CPI被作为加息与否的标准之一,但不同专家仍有不同的参照标准最终导致结论不同。面对2010年更加复杂的经济情况,有分析人士指出,加息要遵循一定原则,国内经济走势、全球其他经济体情况和国内通胀水平都应考虑在内。
参照标准不同产生不同结论
有报道援引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巡视员李德的观点时称,在中国CPI水平超过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后,就形成了实际负利率,“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但即使央行加息,也是小幅的。”他同时表示这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中新网访问时曾明确表示,每个经济体都有个可承受的通胀水平,该水平是跟居民收入连续在一起的,去年居民收入,农村收入增长是8.5%,城市是9.8%,那么通胀涨到2.7%,甚至涨到5%都没有关系,都是可承受的。所以现在更多的是通胀预期的管理,调节流动性。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在接受中新网访问时也表示不赞成加息,一季度GDP增速虽然达到11.9%,但这应该是年内高点,以后三个季度增速会逐渐降下来。
加息要综合考虑 或观察三方面情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新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曾提出,是否加息有三个问题要考虑:一是负利率问题,如果出现实质负利率,就要考虑加息;二是要考虑预期,如果3月份CPI很高,而预期后面几个月很低,负利率的趋势就是一两个月,那就不适合加息;三是要考虑中美利差水平。如果美国保持利率水平不动,中国因为加息导致热钱流入,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中新网访问时也曾表示,加息要遵循一定原则,目前是否加息应该观察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国内经济复苏的步伐;二是其他主要经济体复苏的协同;三是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
另外,一些学者也提出,目前中国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而加息应该是应对通胀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实际利率已经为负,有必要通过加息改变这种情况,不过加息幅度应该比较小。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就曾提出,未来通胀压力依旧存在,加息与否要看4、5月份CPI运行的情况,CPI在7月份之前将同比走高,6、7月份加息的可能性较大。
从目前流行观点看,通胀、国内经济复苏情况、国际经济复苏情况以及中国的国际贸易情况、央行流动性控制等都成为专家学者做加息判断时的参照因素。(财经频道 王文举)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