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耗资二百四十多亿元的上海迪士尼项目,近日已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本月中旬通过了决策机构的审核之后,目前正在进行最后一步行政程序,很有可能在本周正式对外宣布。之前,在上海浦东新区“宅地”5年的“迪士尼”也首次开闸。从9月底就开始发布出让公告,受到众多开发商的关注。在上海上空盘旋许久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似乎很快要落地。
为什么一座迪士尼乐园的建立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除了游园的乐趣,很多人都看到了它背后不可小觑的“迪士尼效应”。那么“迪士尼”这个知名洋品牌能不能拉动上海经济?又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中国之声连线今天的在线主编,凤凰卫视采访总监闾丘露薇。
主持人:香港迪士尼乐园是我国的第一个迪士尼乐园,动工四年多的时间,耗资140亿元,开幕到现在已经是四年多时间了,就你来看,有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呢?
闾丘露薇:首先,迪斯尼落户中国,不管是上海还是在香港,在整个的经济大环境下,有比较相似的地方。当年迪斯尼落户香港,主要是因为香港经历了SARS的冲击之后经济相当不景气。现在迪斯尼传出在上海落户的时候,从大环境来说又是面领着要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这一点比较相似。
在香港,特区政府预计说迪斯尼可以带来1480亿港元的经济效益。但是到现在为止,只有1173亿,比预期少了将近300亿港元。从人数说,也比原来的预期少了很多。其中原因,第一是香港迪斯尼被称为“迷你版”的迪斯尼,它实在是太小,因为香港的地非常少。另外也在于特区政府对于当时内地游客的数字出现了高估,以为迪斯尼会对内地游客带来很大的吸引力。当时对数字有很大的估计,实际上并没有产生这么大的效益。
第三,在香港有来自像海洋公园这样本土乐园的竞争,海洋公园相对来说有自己的特色,地方要大很多,所以出现了迪斯尼竟然比不上本土的、本地版的乐园的情况。作为传统的、老牌的游乐形式,迪斯尼到现在,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吸引力到底有多大,目前还很难说。
主持人:综合多种因素,香港的迪斯尼发展当中还可能存在一些困扰和问题,我们回到上海的迪士尼项目,现在虽然没有正式的对外宣布结果,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你觉得香港迪士尼有那些经验是未来可上海可以借鉴的?
闾丘露薇:首先是分成的问题。当年特区政府和迪斯尼签订的协议被称为“不平等条约”。因为特区政府当初是又出钱又出力,又填海又建周边的建筑,有了57%的股权,但却不有管理权。最近在跟迪斯尼谈定的协议当中,虽然股份减少到52%,但是订立的新条约规定,美国总部华特迪斯尼总部收取的管理费必须和香港迪斯尼乐园的业绩挂钩,而且迪斯尼乐园每年必须要披露入场的人次到底是多少?之前迪斯尼的经营情况,香港政府作为大股东,其实知道得并不多。
另外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如果落户上海的话,肯定涉及到周边的一些基建的开销,包括比方说土地的平整等,这个钱到底谁来出?还有一个问题是征地问题。在香港,给予迪斯尼的土地是没有人居住的,也就不存在拆迁赔偿的问题。如果真的要落户上海的话,如果涉及到征地的时候,赔偿方面到底是怎么来进行安排?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年美国迪斯尼公司看准了香港特区政府是求胜心切,因为在竞争这份合约的时候,也有来自像珠海、上海等传出来的各个竞争对手,但因为香港政府开出优厚的条件最终落户香港。在目前中国经济推动内需的情况下,大家期待迪斯尼为上海带来一个产业升级,但这样的心态会不会让大家在谈判的时候反而处于劣势,这一点也值得借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