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新闻中国·能源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石油峰值”的出现夹杂着地域政治与行业垄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石油峰值问题是一项值得长期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仅从当下油价上涨定论石油峰值到来为时尚早。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目前的石油产量‘峰值’渐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参与了很多地缘政治博弈筹码,石油在自身所包含的经济价值之外,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含义。”石油峰值的出现其实质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含义,并不是由于石油资源枯竭引起的。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说:“油田可能有峰值,但峰值论仅仅是一种思考方式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只能在小范围、短时间内提供参考,但是长时间就可能出现较大偏差。任何数学模型都是在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而分析石油峰值的复杂问题需要用辩证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数学模型。进入石油后时代不是因为石油资源枯竭,而是因为有更多更方便的新能源的应用。”
当下石油市场并不是完全意义的自由市场,石油价格并不单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由于世界石油资源本身存在分布不均,并且长期被部分大公司垄断,油价很大程度上受到控制。以欧佩克为代表的石油组织限产也是导致当下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1985年以后,欧佩克长期限产保价,再加上俄罗斯、墨西哥等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严重不足,致使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上升缓慢。”张抗说。
进入“石油后时代”,不是没有石油的恐慌时代,而是将面临一个高油价和多种能源互补共存的时代。对于石油工业的未来,道达尔集团驻中国总代表戴杰说:“我们相信,全球的油气资源足以开采10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面临的挑战并非供应不足,而是亟待提高产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有效开采将对专业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更高的资本投入。”戴杰预计“未来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碳氢化合物的有效补充。但直至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仍将有限”。
1953年,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创造出一个石油枯竭模型,宣称美国石油产量将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达到顶峰,随后产量因储量减少会持续下降。他的预见在1970年果然变成现实。“石油峰值论”一度成为驱使原油价格上涨的理论基础,进而造成世界对原油枯竭的恐慌。9月2日起中国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上调300元人民币,自年初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施以来,经历六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升至历年最高峰。而一个月前,国际能源署提出警告,随着世界上多数主要产油高峰值已过,未来5年可能面临能源供应紧缩。于是,市场上出现了石油峰值已经到来的论调。(记者 方烨 实习生 王喜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