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鞍钢集团顺利完成对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金达必的配股认购,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后,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书面专访,就打造鞍钢最上游产业链中的铁矿石资源、海运成本、铁矿石定价机制等问题做出权威回应。
上海证券报:鞍钢已成为金达必的第一大股东,能否介绍一下相关的收购过程?
张晓刚:鞍钢与金达必的合作是从资本合作开始的,根据协议,双方各出资50%合建卡拉拉矿业公司,对该项目开展风险勘探、选矿试验研究等可行性研究。在第一步探矿、选矿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鞍钢果断决策,收购金达必公司12.78%的股份,成为金达必公司的第二大股东。2009年3月鞍钢又出资16亿澳元认购澳大利亚金达必金属公司近24%的股份,从而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这个项目从项目合作-公司合资-股权合作-扩大股权,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双方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技术和地理条件等,本着对合资双方最有益的原则,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加强资源共享。
上海证券报:在与金达必的合作发展中,双方在澳洲项目和鲅鱼圈球团项目合作的详细情况是怎样的?能否谈谈规划发展时间表?
张晓刚:金达必项目主要是以磁铁矿采选为主,明年下半年可有成品块矿和粉矿出厂,2011年初精矿投产。鲅鱼圈项目对于合作双方在解决能源供应、节省项目投资运营成本、促进环保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有实质性优势,但投资细节目前不方便透露。
上海证券报:上述项目建成后,鞍钢在海运成本控制上有哪些具体做法?
张晓刚:鞍钢一直致力于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其中海运成本的确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鞍钢将通过以下方式对海运成本进行控制:一是将与世界级船公司合作,采取长期COA形式,以稳定运力,控制风险,建立合资船运公司的方案也在考虑之中;二是积极支持西澳中西部地区的奥卡吉深水港建设,按西澳政府公布的有关安排,稍晚于金达必项目的开发,但从长远看,会极大地增强鞍钢的本地化适应能力;三是和营口港、大连港等目的港合作采取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稳定接卸港的保障能力。
上海证券报:对近几年中国参与铁矿石谈判的不利形势,鞍钢作为龙头企业,有什么好的建议?对铁矿石进口模式和定价机制有什么设想?对于混合定价和指数定价等方式持何种态度?
张晓刚:铁矿石谈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受到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谈判的对手在全世界只有三家,但是国内的产业集中度太低,虽然规模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缺失相应的话语权,这也是导致中国每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步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行业集中度较低并不是谈判中屡败的唯一理由。谈判各方应该在“互利共赢,长远着眼”的原则下展开探讨,一定能够寻找到使各方面长期利益都能够得到最大保障的解决之道。中国进口量近年增长十分惊人,存在渠道不规范、贸易环节利润水平较高等问题,但中国的定价控制权都很弱,这需要一个博弈的过程。而指数定价过于波动,消耗人力、物力,不符合长期共赢的思想,鞍钢支持更加稳定的年度定价机制。
上海证券报:鞍钢自产铁矿的成本优势从下半年开始还能否得到体现?鞍钢目前对向三大矿山采购长协矿的价格是否按照首发价格作为临时价格?
张晓刚:总体看,鞍钢是以自产矿为主的企业,这方面我们有较强的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以来,鞍钢在推进矿产品低成本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鞍钢采购长协是按合同条款执行的。(徐虞利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