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调统司测算,剔除季节因素后,二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季环比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季环比增长5.8%。据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城镇居民收入感受下降,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
所谓城镇居民收入感受,按照专家的说法,是指公众的工资增长和消费“感觉”。按照国家统计局与央行调统司的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所增长,按说城镇居民的收入感受应该相应得到提高才是。但是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却显示,二季度城镇居民收入感受下降,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而这显然是有原因的。
笔者以为,城镇居民收入感受下降,直接的原因首当物价上涨较快莫属。当前食品、农副产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而这些都是城镇居民每天都要消费的物品。与此同时,其他商品如衣物等价格也明显上涨,工业企业产品价格也出现反弹。央行调统司28日发布的20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就指出,2009年二季度5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出现了较大幅度反弹,预计下半年CPI存在反弹的可能。以食品、农副产品与家庭设备等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较快上涨,必然直接反映为居民的日常性支出增多,这样一来自然也就会造成居民收入感受下降。
城镇居民收入感受下降,显然还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够健全有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居民用于医疗卫生与教育等的实际支出与预期支出也就较大,他们自然也就不敢过多地花钱用于改善日常生活,这样一来就导致尽管居民名义上的收入增加了,但是他们的日常性消费却减少了,实际生活水平并未得到实质性提高,并因此而滋生工资增长和消费“感觉”下降之感。
近些年房屋价格上涨过快,也是城镇居民收入感受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房屋价格前些年出现畸涨,尽管前段时期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但是近期又出现了反弹趋势,部分城市房价回涨幅度还较大。如果是近期购房的居民,必然要将相当一部分收入用于供房,而打算在未来几年内买房的居民,也必定要为了储蓄购房而更多地压缩其他方面的消费。这样一来,由于居民有所增长的收入已被或将被上涨的房价所“吞噬”,他们的日常性消费并未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他们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多少收入增加了的感受。
收入增长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增加消费、改善生活,所以,如果收入增长不能更多地体现为消费的增加与生活得到改善,这样的居民收入增长也就可以说是缺乏实质性意义的,居民消费不能增多甚至减少、生活质量不能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的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数据,也就更多地徒具形式上的意义。而要变居民的名义性收入增长为实质性收入增长,就必需控制物价尤其是食品与农副产品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物品价格的过快增长,采取有力、有效的调控措施抑制房屋价格反弹,直至将其稳定在与民众普遍消费水平相适应的程度,与此同时,还应继续不断完善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更大程度上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让民众能更为放心、大胆地将增加的收入转化为直接的消费。唯其如此,城镇居民才能更多地从收入的有所增长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条件的改善,而这样一来,居民的收入感受自然也就能相应得到提高。(魏文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