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铁道部消息,2010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广州和成都铁路局的成都等37个火车站试行火车票实名制。目前,准备工作已经到位。实名制火车票的预售期为10天,自2010年1月21日7时起开始发售1月30日及以后的实名制火车票。旅客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试行实名制车站车票,旅客在全国各火车站购买在试行实名制车站上车的异地、联程等车票也需要凭有效身份...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2010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在广州铁路集团的广州和成都铁路局的成都等37个火车站试行火车票实名制。购票旅客将被要求出示身份证明,一人一票,进站需验票。
铁道部此举备受关注。在此之前,火车票实名制已经过7年的“漫长讨论”,并成为春运前后社会舆论热议及必议的“历史性话题”。多数专家认为,此次试点是火车票改革中一次顺应民声的“破冰之旅”,今年春运将成为这次“改革试验”的真实考验。
然而,实名制的大胆尝试也催生出了众多新的疑问:其试行能否真正解决返乡族“一票难求”问题?目前,实名制只是春运期间的一种应急措施,试行过后是否有必要将其常态化?此外,其在实践操作中将面临诸多问题,能否通过铁路系统技术与设备的升级得以解决?
不影响黄牛的“生意”
在全国众多大型枢纽火车站中,广州、成都两个火车站可谓是春运期间全国最为“火爆”的火车站。“在这两个‘春运大站’试行实名制购票,无疑最具针对性与代表性。实名制从制度上杜绝了票贩子的倒票行为,降低群众买票所需付出的代价,也将大大提高通过正常途径买到票的概率。此外,还能有效屏蔽购票中间贪婪的‘食利族’,使正常的售票渠道畅通起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汪辉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不仅如此,汪辉还进一步认为,实名制的试行同时也有利于公安部门协同铁道部门保障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而一项调查显示,在以往的春运中,通过火车站售票口、火车票代售网点等正常购票渠道购得车票的群体占据整个购票群体中的三成不到,这就意味着超过七成的车票都是通过中间“食利族”流向了市场。
记者于近日走访了北京站与潘家园等部分居民社区,就购买火车票试行实名制走访群众,受访的20人中,18人表示坚决拥护,支持率高达90%,另外两个人表示因为操作程序繁琐等原因,在试行结束后才能做出判断。
那么,实名制是否能够真正有效打击到“无所不为”的黄牛一族,作为此次事件焦点人物的他们又会以何种方式应对这场在外界看来气势汹汹的制度改革呢?
当记者刚走到成都市火车站时,一位大约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悄然靠近记者并小声问记者是否需要购票。在进一步攀谈中,该男子对记者坦言,“今年车票肯定是不好弄。现在一票一证的实名火车票,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关系的人肯定有影响。”
“机会肯定是有,只是比以往麻烦。”该男子同时也不失乐观地认为,“实名制看似对每个购票者都很公平,但当车站在通往一些地方的承运能力无法满足需求时,票源紧张的局面依然存在。”
该男子进一步向记者爆料,“据我了解,一些在铁路系统内部有关系的人,可能会弄一些带有真实信息的假证件直接找关系购票,这会让票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也就是形成新的‘垄断’,这样一来票价肯定会比往年高出许多。”
关键不在实名制
实名制的试点保证了春运火车票这种稀缺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公正性,但其实施是否能真正有效解决每年春运期间例行存在的“一票难求”问题?这成为舆论与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
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汪辉看来,要解决“一票难求”存在两个问题:实现售票的“公平”和铁路的运能。“只有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才能实现‘人手一票’。”
“买不到票不能全部归罪于‘黄牛’,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中国当前的铁路运力尚不能满足旅客增长的需要,人流量在短时间内、于特定的交通工具上爆发性增加,这不是实名制就能解决的。而铁路的运力却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
基于这样的判断,汪辉的结论是,要解决春运的老大难问题,最根本出路还是要在提升运力上下功夫,让失衡的供需重新平衡。
而汪辉教授的观点得到了问题学专家胡星斗教授的认可,胡进一步指出,“即使实行了实名制,今年春运压力依旧会非常大,运力比往年都紧张,虽然新建了武广等高铁线路,也开通了很多动车,但同时停运了很多绿皮车、特快车和直达车,这让动车的运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胡星斗认为,中国的铁路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是铁路干线都在东部,中西部铁路里程相当短,并且远没有形成网状结构。鉴于此,中国应当大力发展普快列车,加快中西部铁路发展规划,在目前八万多公里铁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是否有必要将其作为常态化运行这个问题,两位专家均表示,从短期来看,在两地试点以后,有望在全国推广实施,但没有必要变成常态。因为非春运期间,火车票并不紧张,不存在火车票的稀缺性,也鲜有“黄牛党”倒票。
实名制的考验
曾有人计算,一列火车一般可坐2000多人,相当于10架波音737的总人数,乘坐飞机一般要提前1个小时排队检查证件,若按检查一人需时30秒计算,一列火车的乘客全部查完需要16.7个小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对铁道系统的硬件设备与人力资源是个巨大的考验。
老问题解决了,一系列新问题又浮出水面:现有运营系统是否应进行大规模更新换代才能应对实名制带来的设备压力?铁路人力能否良好应对旅客过多带来的繁重工作量?旅客又是否能理解实名制造成的检票速度延误?类似于身份证丢失等特殊情况,又该如何实现正常买票?
专家认为,实名制如果想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铁道部门在人员服务、技术改造与设备升级等等方面予以更多的配合与帮助。
汪辉认为,实名制购票,对着急动身的旅客来说,最大的不便就是程序过多,耗费时间。而对于铁道部门来说,工作量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相对落后的设备设施需要淘汰,电子系统需要进行一些技术升级与改造,这会是一项不小的投资。
此外,实名制实施后,如果临时有事需要改签又该怎么办?
与汪辉相比,问题学专家胡星斗的观点显然更具开创性,“目前看来,实名制的相关程序还不够简捷,未来应该将其简便化。可以参考民航出票的一些做法,比如可以从网上实现购票操作,从网银账户中扣钱,然后拿着发到手机上的交易码,去火车站大厅打印出来就行了。这简化了核对信息等相关人工流程,还节省了旅客的等待时间。”
由此看来,实名制其实“大有可为”,关键在于实名制推出以后,需要相关部门真正切实地将其落到实处,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将其优化与修改,争取找出一个让公民愉悦出行的最佳解决办法。(何小飞 本报记者 海 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