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消费 我们准备好了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低碳消费 我们准备好了吗?
2009年12月18日 14:14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高速公路断裂,火山喷发,高楼大厦轰然倒地,整座城市被淹没……这不仅仅是电影《2012》中的场景,科学家们已经忧心忡忡地做出预言:假如全球温度继续上升4℃,几十年后,人类真的会面临巨大的灾难。为了人类的明天,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举行,所有人都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关注,等待看到世界各国合作解决人类共同危机的诚意、决心和能力。然而,改变地球命运我们所能做的,绝不仅仅限于关注。从今天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其实非常简单。

  气候变化面临严峻形势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无节制的石油化工消费与奢侈消费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不断增强,使得全球气候变暖。

  近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发布《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称,最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2009年虽然尚未结束,但很可能会在历史最热年份中排名第五。另外4个最热的年份分别是2005年、1998年、2007年和2006年。

  报告显示,这10年来,只有北美的气温比过去平均气温有所下降,全球其他地区的气温都在上升。南亚大部分地区以及中非地区经历了历史上最热的10年。雅罗解释说,2009年1-10月,全球海平面及地表空气温度,相比 1961-1990年平均温度,高了足足0.44℃±0.11°C。

  人的体温上升超过5%,就会发生高烧,昏迷,甚至死亡。如果地球“发烧”了呢?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了数百万年的人类,如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窘境:极端天气、旱涝灾害、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这些都是全球气候变暖后,人们初尝的苦果。报告说,今年,极端气候现象在南非、澳大利亚和南亚出现的频率超过了以往。

  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对能源消耗有巨大影响

  尽管人类面临严峻的气候形势,但不少人仍在增加碳排放。这其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贡献”颇大。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近日就指出,冬天把空调温度设得过高,进屋需要穿短袖,夏天把空调温度开得过低,进屋还要穿一件披肩,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增加碳排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此外,买过多的衣服、吃过多的肉、过分依赖汽车、不良用电习惯等等都会增加碳排放。如买一件250克纯棉T恤,就会多增加碳排放量约7000克。这中间的碳排放数字是:棉花种植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000克;从棉花到成衣的制作环节会排放1500千克;从棉田到工厂再到零售终端的整个运输过程碳排放的总量约为500克;T恤被买回家后经过多次洗涤、烘干、熨烫(以25次计),又会排放出4000克左右的二氧化碳。一件T恤的碳排放量约7000克,这个重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28倍。

  因此,全面实现低碳消费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而想实现低碳消费,需要改变一些固有的消费理念。自工业化以来,人们形成一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一份对北京中关村某住宅楼25户家庭的能源消耗调查结果显示,25户单位面积平均能耗为23千瓦时。令人吃惊的是,耗能最少和最多的家庭之间居然相差50倍。可见,人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对终端的能源消耗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低碳消费从细枝末节做起

  淘米后浸泡10分钟再煮饭节电约10%、出门提前3分钟关空调每台每年可节电约5度、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每个可减排二氧化碳0.1克……虽然我们不能避免碳排放,但可以减少碳排放,而要做的就是改变不良的消费方式。专家们指出,每个人都不可能过“零碳”生活,在资源匮乏的当下,我们要做的是,把有限资源用于满足人们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同时,养成低碳生活理念,在可选择、可替换的条件下,首选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节水、节电、节纸、少产生垃圾、旧物利用、少吃口香糖、使用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推广素食等,倡导步行,骑车,多乘公交少开车,不买过大的房子等等,都是低碳生活的具体体现。

  徐匡迪还指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勤俭节约美德的发扬和提升,以低能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生活方式,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新形势下,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利人利己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应该作为时尚而且实惠的生活理念受到提倡,更应该成为一种人所公认的社会公德得到褒奖。以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方式为荣,以奢侈浪费的高碳生活方式为耻,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孟 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