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惠氏奶粉一周前宣布因综合成本上涨将升价7%之后,原本称“没听说要涨价”的雅培也紧接着推出了价格贵了一成的新产品。但记者了解到的事实却是,从去年8月份以来进口原料奶粉价格一路走低,比去年最高峰时期劲降50%。
洋奶粉“涨价潮”缘何而来?
洋奶粉“逆势”扎堆涨价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惠氏、雅培、多美滋等“洋奶粉”从2006年7月份至今,已经先后六次上调价格。其中单次最高涨幅超过20%。记者了解到,其中除了2007年由于新西兰、澳洲连续三年干旱导致奶源大减,以及饲料、玉米、白糖、油等原材料涨价等原因所造成的全球性奶价上涨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洋奶粉”涨价的原因都是“成本上涨”、“配方升级”、“更换包装”等。
此次率先宣布产品出厂价将上涨7%的惠氏公司称,涨价的原因是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惠氏将部分生产基地从新加坡转移到了欧洲和澳洲,并由此使得关税、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等综合成本上涨。不过,这一说法却遭到了业内的质疑。
一位奶粉贸易商告诉记者,进口原料奶粉从去年8月份开始就一直下跌,“平均每个月的跌幅都达到15%,连续5场拍卖都是以最低价成交,简直就是‘跌停板’,直到今年初才算基本企稳。”他表示,金融海啸使得全球市场需求受到影响,除非经济有明显好转,否则估计奶粉价格一定时期内都不会上涨,会继续保持在目前的低价位。该人士还指出,跨国公司都是全球采购的,应该占有更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实在不理解所谓“成本上涨”的压力来自于何处。
记者还从一个全球乳制品交易网站上看到,过去12个月的全脂奶粉价格走势持续下行,每吨价格从去年7月份的超过4000美元降到了今年2月份的不到2000美元,至今仍保持在2500美元以下。新西兰港口(9月发货)奶粉中标均价1841美元/吨,环比跌8%。
拥有话语权涨价无顾忌?
资深业内专家王丁棉日前对媒体表示,奶粉价格主要依据原材料成本定价,但现在的情况是进口的原料奶粉价格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而乳清粉、营养素、包材的价格也在下滑,这次奶粉涨价完全是商家的利益在驱使。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则认为,在洋奶粉不断扩大在我国奶粉市场份额的背后,实际上是洋奶粉在奶粉市场话语权的问题。洋奶粉已经在价格上拥有了定价权,这在高端奶粉市场尤为明显,国内奶粉企业没有实力与洋奶粉抗衡。
根据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指出,据CTR2007年的统计显示,在中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上,美赞臣以市场占有率25%居第一,惠氏以20%居第二,多美滋以12%居第三,三者加起来占据高端市场份额的50%还多,加上紧随其后的雅培、雀巢,合计占据高端市场的70%以上市场份额。
“奶粉厂家以配方升级作为理由来涨价,其实消费者也无从验证。而且由于不少企业基本上都是‘扎堆’一起涨,实际上消费者也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除非完全不买进口奶粉。实际上,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洋奶粉的消费群体应该比以前更壮大了。”一位业内人士说。(黄海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