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卡要么停办要么提高门槛降额度
曾几何时,大学校园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信用卡发行的必争之地。然而,随着收入预期的下滑,经济周期的紧缩,信用卡不良率呈现升势,银行在高校“跑马圈地”的风险凸显出来。大量没有利润率的睡眠卡、部分学生欠款不还……
为避免更大的风险,商业银行正在更大范围内提高信用卡发卡门槛,加大欠款催收力度。
信用卡销售“绕过”大学生
最近,很多大学生发现,此前一直在大学校园内摆摊推销信用卡的推销员不见了,还有不少学生发现,自己拿着身份证、学生证到银行申请信用卡,多半都会被拒绝。
“这个现象不奇怪,我们从今年年初就停止向大学生提供信用卡了。”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招商银行北京某支行人士这样表示。据其介绍,虽然该行此前给很多大学生发行了“young卡”信用卡,但从年初开始,银行停止接受大学生“young卡”的申请。
事实上,还有一些银行退出了在高校“跑马圈地”的队伍。中信银行也从今年2月9日起正式停发该行的大学生信用卡“I卡”,另有不少银行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但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发卡的门槛、降低了学生信用卡的授信额度。
“新新人类”制造逾期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前刚刚发布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要求银行谨慎发展无稳定工作、收入的客户群体,从严授信。
“大学生和农民工都应该算在从严授信的客户群体中。”对于客户的界定,某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这样认为。
监管层的担忧不无道理。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49.7亿元,同比增加133.1%;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3%,占比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
导致这一数字激增的原因与大学生卡的滥发不无关系。
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信用卡逾期中很大一部分逾期贷款由80后、90后出生的“新新人类”制造,而诱导他们透支消费的恰恰是银行自身。
近日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对外曝光了该行约7.2万名失去了通讯联系的持卡人名单。记者仔细查阅后发现,这其中出生日期在1978年至1990年的比例占大多数。而这正是大学生集中的年龄段。
尤其是今年,毕业形势严峻导致很多原本指望工作还钱的大学生不得已赖账了。让银行头痛的是,大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强,到外地找工作或毕业后更换手机号银行就很难联系到。
“当时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主要有两个想法:第一,大学生易于接受超前消费的理念;第二,大学生发展潜力大,银行希望借此树立部分学生对银行品牌的认可度。现在看来有点操之过急。”银行人士称。
“跑马圈地”得不偿失
“每人每月50张的发卡任务,完成不了没有奖金,所以我们都愿意到学校去办信用卡,有的时候给一个班的学生办卡,一个月的任务量就完成了。”对此,某中小银行信用卡销售人士表示。不过他同时也承认,银行对学生的还款能力从一开始就存在疑虑,所以一般的学生信用卡额度不会超过5000元,有的甚至只有1000元。
不仅如此,在记者采访中发现,银行信用卡中心对于信用卡数量“注水”的情况,其实是有一定容忍度的。
“100张卡里有10到20张变成睡眠卡,是很正常的事情。”某银行人士这样表示。他提到的睡眠卡,包括从未激活的卡,以及存在不良记录的卡。
以前述股份制银行为例,目前该行发卡超过了800万张,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其失去通讯联系的7.2万张卡属于睡眠卡。很多虽然有通讯联系的卡主很有可能未激活卡。
大量睡眠卡不仅占据了银行的授信额度,同时加大了银行对信用卡销售者的人力成本,从某个角度说,银行“跑马圈地”正在消耗自身的利润。
银行开始自我反思
显然,银行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境内累计发行银行卡18.8亿张,较2008年第四季度末增加8798万张,增长4.9%,同比增长19%,较上年同期回落10.1个百分点,人均持卡量为1.42张,其中信用卡发卡量为1.5亿张,较2008年第四季度末增长5.7%,较上年同期回落49.2个百分点。
发卡量的下降,标志着信用卡市场已经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但据记者了解,目前信用卡行业内待解的难题是销售者绩效工资的考核办法。此前,发卡者只要每个月完成相应数量的发卡任务,就可以得到银行的奖金,但他们对银行信用卡产生的不良贷款率及睡眠卡数量不负责任。
对此,郭田勇表示,随着中国信用卡市场走向理性,信用卡的营销模式也要调整,以后应以信用卡不良率的下降作为绩效薪酬的考核方式。
记者了解到,不只是针对大学生群体,不少银行正在更大范围内提高信用卡发卡门槛,加大欠款催收力度。(记者 崔吕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