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报道,市民曹女士反映:不久前,我到农业银行存了300个1元硬币到个人账户上,银行收了我6元钱手续费……
银行开始收取“数钱费”了,这让公众很不高兴。可是却无可奈何,因为根据中国银监会2003年发布的相关文件规定,零钞清点收费是合法的,但收与不收,自主权掌握在银行自己手中。其实,不独北京的曹女士遭遇到了“数钱费”,其他省市的人们也正经历类似的遭遇。
从表面上看,公众的不满是对银行收费的拒绝,其实,在笔者看来,更是对话语权匮乏的呐喊。当银监会把“收与不收”的主动权转让给银行时,却惟独忘记了要求银行提供服务的义务,忘记了公众有拒绝的资格。如此一来,我们看到的不就是一幅收费者的强势而被迫交费者的孱弱景象吗?在这样的前提下,公众的不满和诟病恐怕就是可以想象的事实了。
当前,社会对银行业服务的低效率和忽视公众的傲慢习气的抨击声不绝于耳,但是,银行业的却无改善的迹象,几乎让善良的用户失去了耐心。在“数钱费”的背后,银行的逐利行为昭然若揭———银行收费达到了那随心所欲的境地,几乎成了“想唱就唱”的翻版。
我们知道,银行收费从未向社会公布收费标准的测算方法,也没有进行任何听证。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法律明确对银行服务收费作出规定,这使得银行收费无法律依据。如此,公众的不满就是一种必然。
加之,银行业的强势带来的公共服务秩序异化更加深了民众对银行业的整体反感。在国外,如果消费者认为某一家银行的服务收费标准变更不合理,可以做出选择:一是拒绝接受该家银行的服务,二是如果所有银行的收费都不合理地过高,消费者可以向银行监管机构投诉,甚至向法院起诉,请求监管机构或者法院调整银行不合理的价格。但是,在我国,由于银行业的垄断地位,这一切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奢望。如果不改变公众权利备受侵蚀的现实,公众的不满和抗议就永远无法消除。
“数钱费”背后的银行傲慢明显可见,而这种短视引发的潜在用户消失是一种必然。但是,在公众盼望银行服务“弱势”的同时,银行执意“数钱”的强势,假如真的异化为“想唱就唱”的翻版———“想收就收”的话,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公众的梦魇,也是整个社会的尴尬!
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演进的方向与一个社会中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相关。学者诺斯说,“如果说制度是游戏规则,那么利益集团是玩家”。种种迹象表明,必须警惕银行业作为利益集团成为游戏规则的玩家,而公众成为看客。也就是说,银行执意“数钱”的强势和公众盼望服务的弱势是一道社会题。(朱四倍)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