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珍妮报道
3月14日,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胜利闭幕。“GDP含金量”随着众多委员和代表的热议成为时下流行语。
在全国“两会”之前召开的2010年地方“两会”上,各省(区、直辖市)2009年的“成绩单”显示,大多数省份2009的GDP增速超出预期,万亿GDP成员增至14家。广东、江苏、山东位列2009年GDP前三名。
这本是令人欢心鼓舞的消息,但另一份按“GDP含金量”作为排列标准的榜单,又令人对经济发展方式有了更为清醒和冷静的反思。
“GDP含金量”这种考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消耗等因素进行的新排名,使各省市的GDP进行了“大洗牌”:上海、北京、海南的“GDP含金量”排到了前三名,而按GDP总量排名前三位的广东、江苏、山东则被剔除在外。
“投资和出口在GDP占比中太高,尤其是去年投资对GDP的拉动接近2/3。”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GDP是由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部分组成。过去,在GDP的构成中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消费所占比重一直偏低。”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1%。不仅增速较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占当年GDP的比重也上升至6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投资增长迅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最终消费率已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居民消费率从2000年的46.4%下降到目前的35%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则认为,“跟GDP含金量直接相关的指标就是居民收入。”
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比GDP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
实际上,根据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这一趋势并未有所改观。2008年我国人均收入为9800余元,而人均GDP为23800余元,人均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为41.2%。
然而,对比美国,该国经济在1995年至2008年GDP平均增长2.9%,居民收入平均增长5.4%。因此,虽然美国经济增长远低于我国GDP的增长,但是人均收入的增长却是GDP增长的两倍左右。
“我们对GDP的重视,过去只是聚焦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缺乏对民生‘含量’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调研员韩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一个经济的GDP增长率达到20%,但是居民收入的增长只有8%的话,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值得庆贺的事。
“GDP反映更多的是生产和供给,而且,GDP也有负效应。现在GDP统计中将好的、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算在经济指标之中,这是不合理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天法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举例来说,教育、服务青少年、老年人的劳务所得,与制造武器、香烟等具有同样的价值。尤其是把有损国民福利的“非法生产”隐性地内含在社会财富之中。
郭田勇建议,提高含金量也就意味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投资是典型的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提高消费对GDP的贡献。培育新的消费点,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环境保护,依靠新兴产业,新兴的供给,使得环境不受损害,依靠这种方式获得的GDP增长,成色才比较纯。
孙天法也表示,应该剔除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将各种正面和负面的产出混淆、重复计算等状况,强调民生所占含量的分量。
同时,郭田勇也提醒,虽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要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但也要在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之际寻求一个平衡。像西欧国家过度强调福利,可能难以激发人民劳动创造新的财富,进而提高人民的福祉。所以,也不能完全用福利代替GDP。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