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财经明星”日前抛出中国股市“足球论”,公开宣称中国股市“早晚会像足球界一样,该揭开的黑幕迟早都会揭开”。在这个骇人论调出炉的同时,上证综指跌至“2时代”,两市股指加速下行,市场恐慌性情绪弥漫。笔者认为,简单拿“中国足球”观察和比拟中国股市,是一种危险的情绪化行为。以专家身份公开散播这种“激进”的观点,则更非明智之举。
众所周知,“中国足球”问题已是病入膏肓,曾让几代中国人为之失望,举国非议乃至痛骂之声从未停止。此番揪出几大蛀虫,实可谓大快人心,也可见最高层“打黑”、“打假”决心,力挽中国足球事业于岌岌可危之乱局。
足球是一种需要激情的体育竞技项目,狂热是球迷群体的一个标签;然而,股市却是一个财富投资场所,理性和智慧则为投资者所称道。等同此理,足球观察家可以不回避感性和感情因素来谈足球,但是股市观察家却更需要理性和建设性。否则,情绪化的偏激言论,只能起到激化矛盾和挑逗公众情绪的作用,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当前,实体经济企稳回升但还需警惕反复,资本市场需承担保驾护航之责,有必要保持其自身平稳健康运行。
尽管中国股市同样是一个大名利场,且因投资者众而难免遭致争议;然而,此“争议”绝非彼“非议”,中国股市不是中国足球所能简单类比的。
首先,中国足球和中国股市的地位与作用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表面上,足球和股市的影响面都很广,球迷和股民均以亿万计,但是,两者的地位与作用却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从市场规模来看,足球产业是体育产业的一个分支,其年产值不过数十亿元,而股市市值却以数十万亿计,且与宏观经济运行休戚相关;从参与者来看,广大足球球迷只是足球产业链条上的“消费者”,而股市的投资者却是市场的直接参与主体。
近年来,随着基础性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中国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股市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日益显现。数据显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和宏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企业盈利提升,中国股市飞速发展,沪深两市总市值从2005年7月28日的3万亿元,至2007年9月7日已超过23万亿元,超过了上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资产证券化率首次越过100%。
尽管股市运行经常出现大幅波动,但是作为居民投资、企业筹资的场所以及资产市场化定价的平台,中国股市的作用是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的。
其次,中国股市和中国足球的现状不可同日而语,中国股市目前的不完善之处与中国足球根深蒂固问题的性质也不同。
中国足球病入膏肓,已经到了非痛下决心彻底根治不可的地步,因此才有此次足球管理高层的地震。中国股市正行走在创新和快速发展的阳关大道,从监管层到投资者都寄予重望。中国足球问题积重难返,归根结底主要还是人的因素;而中国股市目前的不完善,主要是由其处在“新兴加转轨”的历史阶段决定的,有客观的原因。
有机构提出,今年是中国股市的“市场化元年”。理由是,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中国股市运行基础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中国股市由此将一举实现升级换代。交易手段的变革,不仅有助于实现股市的稳定运行,还为打造向成熟市场迈进的蓝筹股市提供了条件。此外,随着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复苏,纯资金行情一去不复返,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将成为股市上涨的根本推动力量。
再次,中国股市和中国足球的发展路径注定也不一样。
如前所述,球迷只是足球产业链条上的“消费者”,而投资者却是股市的直接参与主体。这注定了中国股市和中国足球的发展路径有别。
从股市监管方面看,正如本报此前所指出的那样,回顾过去10年中国股市走过的监管之路,我们发现,中国股市监管找到了中国“钥匙”。立足于“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要与市场的承受程度的统一;坚持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要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中国股市少了“暴风骤雨式”的事后查处,多了“和风细雨式”的务实监管,中国证券市场的“防火墙”悄然成型。
其实,核心问题是中国股市已名列世界三甲,或夺世界第一,而中国男足世界排名仅87位(最新国际排名),能同日而语吗?(熊 欣)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