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析CPI十个月首次"转正" 勿任由CPI误导决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港媒析CPI十个月首次"转正" 勿任由CPI误导决策
2009年12月21日 1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21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发表分析文章称,目前正是扭转经济结构的关键时刻,如果任由CPI误导决策视线、任由过于宽松的货币增发与资产泡沫发挥威力,在资产泡沫发生后,实体经济将从炎夏突然转入隆冬,从隆冬突然转入炎夏,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失去最重要的时光。

  《经济导报》称,随着11月份CPI同比增长实现十个月以来的首次“转正”,对于通胀走势的争论也再次变得激烈。中国有没有通货膨胀、有没有通货膨胀预期,牵涉到中国宏观经济的大政方针,不能够胡涂应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上年同月为上涨2.4%),同比由上月的下降转为上涨。其中,城市同比上涨0.4%,农村上涨0.9%;食品价格上涨3.2%,非食品价格下降0.7%;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4%。分类别看,11月份,八大类商品价格有三种上涨五种下降,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下降1.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6%,居住价格同比下降1.2%。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3%。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上年同月为上涨2.0%),降幅比上月缩小3.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6%。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依然给出了的答案是,“目前不存在通货膨胀”。

  国家发改委显然也支持这一观点。12月14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明年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依据不足。发改委网站新闻稿援引价格司有关负责人称,目前粮食、猪肉、食用油库存和供应充足,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单纯的货币供应快速增加引发实体经济通胀的可能性较小。一些经济学家们也随声附和。

  与此相反的一些观点则认为,统计局官员和经济学家们只盯着CPI这一并不靠谱的数字看通胀问题,而老百姓每天需要掏出真金白银过日子!看看现在市场上刮起的涨价风,粮价、油价、水价、电价、天然气价格、景区门票价格、白酒价格、房价等等,无一不加入到涨价的洪流之中。

  安邦的一位分析师指出,最新的消息显示,“铁老大”也终于忍不住要享受一下本轮涨价大餐。国家发改委12日发布公告,上调铁路货物统一运价,平均每吨/公里将提高0.7分,涨价幅度达到7.3%。在我们看来,铁路货物的提价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传导效应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助推PPI“转正”的步伐。CPI和PPI的相继“转正”将使通胀显性化态势不断加剧,加上资产价格的飙涨和海外热钱的疯狂涌入,新一轮高通胀恶果已难以避免,通胀并不只是一些官员和经济学家所说的“纸老虎”。

  《经济导报》称,任何失衡的经济结构都会付出代价。美国曾经有过长达数十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美好时光,代价是在全球发行美债,使美国本已严重的赤字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目前出现经济萧条症状,大有重走日本覆辙的趋势。中国十年左右的高增长低通胀是出口加上城市化的产物,代价是换得了两万亿日趋贬值的美国国债,以及国内消费与收入结构的失衡。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