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食用油涨价,引起许多市民恐慌。我看到一个老太太一连8天往超市跑,买回8桶桶装油。这是没必要的。”12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尚强民,在武汉举行的“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上这样表态。(12月13日 《武汉晚报》)
从央视经济信息联播中也看到了武汉等地市民抢购囤积粮油现象,特别是一些老大爷、老太太们。出现抢购、囤积粮油现象是一个“不祥之兆”。我们知道,中国每一轮物价上涨、发生通胀都是从粮油农产品涨价、市民抢购囤积开始的。在11月份CPI刚刚转负为正的情况下,就出现部分城市市民抢购囤积粮油现象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为,这种情况一旦蔓延下去,极有可能在中国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或者说根基仍不稳的情况下导致通胀。这无论对宏观经济政策决策,还是对百姓生活、经济继续向好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有一种倾向非常要不得,就是根据CPI仍在负值或者刚刚转正的情况,就得出中国不存在通胀之忧的观点。通胀虽然大部分有一个发展过程,有一个时间段,但是,绝不排除因为一个偶发事件和现象,“一夜之间”来临,比如自然灾害以及国际突发事件和市场变化等。如果就当前CPI刚刚转正为同比上升0.6%,认为距离3%以上还非常遥远,为此,就高枕无忧、放松警惕,那么,不仅仅是一个误导问题,而最终将贻害无穷。
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为何一些城市市民竟然出现抢购囤积粮油现象。虽然是个别城市、少数市民,但是,充分说明百姓对通胀来临的预期在增强,认为未来物价将上涨的思想在萌动。看看当前与居民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商品价格涨声一片,围绕市民的商品涨价“狂轰乱炸”,发生市民抢购粮油就不足为奇了。大蒜上涨40多倍并且还在涨、辣椒紧随其后也开始疯狂、大葱也不敢寂寞开始暴涨,白酒也开始凑热闹蠢蠢欲动要涨价,茅台率先提出涨价,其他国产知名白酒涨价也箭在弦上。水、电、气、煤、供热、成品油等都已经涨价,据说还不大到位,明年包括民用电都要涨价(提法是改革)。房价,一线城市涨价涨幅达到了50%,个别城市上涨幅度在100%。这是百姓亲眼目睹的情况,亲身感受的情况。那么,官方统计数据如何呢?
12月8日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 在57种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价格周环比(11月30日至12月6日)上涨的有43种,占75.4%。其中,蔬菜价格涨幅较大。18种蔬菜批发价格平均上涨6.2%。肉类价格稳中有涨,猪肉、羊肉批发价格分别上涨1.4%和0.3%。粮食价格再次小幅上涨。食用油价格普遍回升。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的监测显示,今年11月份,粮食、鲜蛋、鲜菜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4%、5.5%和18.6%。进入12月份以来,在山东、广东等许多地区,在大豆油等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之下,许多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仍很强劲。假如,能源资源价格、农副产品价格、房价、水电气煤暖公共产品价格同时涨价,加上国外农产品、资源能源输入性通胀因素,中国在很短时间里出现通胀不是没有可能。
笔者认为,只要政府职责能够履行到位,畸高房价不信下不来,通胀预期不信遏制不了。许多事情都是政府没有尽到职责而导致的。比如:畸高房价问题,只要政府履行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职责,在土地、税收、信贷政策上向保障性住房倾斜,承担起供应70%城市居民的廉价房,畸高房价就会不攻自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管理通胀预期。除了及时将我国粮油肉储备充足、完全可以保障供给的真相通报给市民外,必须收缩过剩流动性,抑制其对物价的冲击;必须使得畸高房价尽快下来。笔者认为,应该控制水电气煤暖等公共产品的涨价行为,让位于农产品涨价。农产品市场程度高而且非常脆弱,价格上涨,种植供给很快就会增加,价格不久就会下来。总体上说,农产品价格对CPI影响大但不可怕。农民收入一直很低,农产品适度涨价对农民增收有利。水电气煤暖是垄断经营,只要涨价几乎没有再下来的。如果一哄而起涨价必然增强通胀预期。控制公共产品涨价行为,把利益通过农产品涨价让渡给农民,也算以工补农吧。(余丰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