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热钱成为新兴经济体隐忧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国际热钱成为新兴经济体隐忧
2009年12月09日 14:0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和各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上升,恢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大量热钱涌入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经济体。近期,香港金融管理局披露,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连同外汇基金票据超过5000亿元港币,其规模远高于历史记录;迪拜世界债务违约事件是迪拜数年来房地产泡沫、大宗商品泡沫破灭后的必然结果,又引发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出。以上事件表明,国际热钱在新兴经济体内的规模巨大,流动频繁。当前正值经济复苏阶段,国际热钱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以及未来的变动趋势,应是新兴经济体金融监管当局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当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为国际热钱的活跃提供了温床,国际热钱的活跃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促成国际热钱持续涌入新兴经济体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国际热钱提供了融资支持。发达国家家庭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私人消费的回升和信贷市场的恢复受到限制,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仍需要维持。在此背景下,实施超低利率的美元、日元等成为国际热钱理想的融资货币。第二,新兴市场不乏国际热钱炒作的题材。除了经济复苏这一重要题材外,金融危机前的许多题材又重新浮出,例如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资产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需求增长等。第三,新兴经济体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在应对国际热钱冲击时表现乏力。几乎所有的新兴经济体都对汇率实施了管制,其外汇市场不具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不能凭借汇率的自动升值对冲国际热钱的冲击。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不得不对外汇市场实施干预,结果却增加了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利差收益、人民币升值收益和资产价格上涨收益成为国际热钱涌入的主要动因。

  国际热钱的活跃不可避免地对新兴经济体产生影响。其影响渠道既有间接的,也有直接的。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等间接渠道,国际热钱对新兴经济体实施套利活动。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许多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在纽约、伦敦、香港等股票交易所上市。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新兴经济体境外上市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资本市场间互动影响的增强,新兴经济体的加息、升值、资产价格上涨等因素,将对境外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持有相关资产的国际投资者从中套利。由于中国内地众多企业在香港上市,且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经济间已经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近期巨额国际热钱涌入香港,获取香港股市中人民币资产的价格上涨收益是其主要动因之一。年初,国际热钱就先于世界经济复苏,重新进入大宗商品市场。目前,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逐渐趋于金融危机前的高位,国际热钱通过参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获益。

  另有大量的国际热钱通过贸易、投资以及其他直接渠道进入新兴经济体。就中国而言,通过外汇储备新增额与当期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差额测算,已有相当规模没有贸易和投资背景的热钱进入。同时,也有一部分热钱以虚假贸易和投资方式进入。经历去年下半年的下跌后,新兴市场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今年以来大幅反弹,成为国际热钱重要的投资领域。另据估计,实体经济也是国际热钱重要的投资领域。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孕育了许多具有增长潜质的优秀企业。近些年来,国际热钱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形式在中国境内活动,并将具有增长潜质的企业作为投资目标。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市场需求乏力,且成长中的企业往往面临融资约束,在这一背景下,私募基金可以低成本地注资于目标企业。由于私募基金的活动难以监管和统计,国际热钱经由私募基金渠道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往往被人忽视。

  国际热钱的进入,对新兴经济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热钱进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使新兴经济体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强化通胀预期,阻碍经济复苏。热钱进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使本处于高位的资产泡沫进一步上行,扭曲投资和消费的结构,为经济健康增长留下隐患。外汇结售后,央行被迫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冲销外汇占款,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国际热钱主动套利退出,或者投资者预期发生改变,或者国内外政策变动,都可能使国际热钱流向逆转,触发资产泡沫的崩溃,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再次严重下滑且被迫深度调整。 (赵中伟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