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达成协议又能怎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哥本哈根达成协议又能怎样?
2009年12月09日 09:5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被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其受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因为人们相信,自200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百万分比浓度)左右,上升到如今的380ppm后,便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再也无法让其回头。而当二氧化碳浓度升至550ppm时,相对应的两摄氏度升温,将给人类带来无法逆转的失去家园、极端天气频繁、缺水、饥荒、疾病等诸多灾难。

  科学家们认为,野马重新戴上辔头的唯一标准是:到2015年—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到205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50%。而这一切,似乎都取决于哥本哈根能否达成实质性协议。

  哥本哈根的减排目标瞄准的是2020年,按照2050年减排50%的逻辑,2020年全球应当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40%。从目前占排放量绝大多数的几个主要经济体公布的减排承诺看,2020年的结果并不乐观:欧盟承诺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美国承诺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现实情况看,处在经济发展中的排放大国只能承诺尽量降低碳强度,到2020年,碳排放总量可能不降反升。

  由此可以想见,即使所有国家都兑现了2020年承诺,也几乎不可能实现25%—40%的减排目标。

  何况,这些承诺中,有相当一部分仅是自我承诺,而不是国际承诺。即便都成为国际承诺,可测量、可报告、可核证也许能够勉强做到,但是否可约束、可问责,就不得而知了。至少从《京都议定书》的诞生和执行过程中,让人看不到乐观迹象。作为《京都议定书》留下的最令人兴奋的成果——灵活履约机制(联合履约、清洁发展机制、排放贸易),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慢慢蜕化成金融炒作的工具,从而日渐失去其本来的意义。

  《京都议定书》的悲观,没有理由支撑对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任何协议的乐观。

  为了解决难题,我们有时候必须借助开会、谈判、磋商等形式,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工具。但一不小心,往往也有可能纠缠于这些形式和工具,而迷失了本来的目的。作为环保议题的气候谈判,不幸沦为关于以争夺地球资源为实质的发展权的讨价还价,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原本,由人类来裁决地球的未来,就显得有些可笑。或许,我们能够勉强裁决的,只有人类自己的未来。

  自我裁决,必须回归事情本来面目。要认清我们所有人不过都是地球上卑微的生物,我们从子孙后代手里借来各种资源,目的却又是让子孙后代得以继续享用这些资源,以便让我们的种族得以尽可能长时间地延续。

  为此,要么我们真诚地团结一心,在地球村里无条件互相接济;要么我们反求诸己,率先垂范,尽到自己一份责任。与其对可能通过吵吵囔囔达成的协议寄予过高期望,不如对我们自己内心抱着一份期望。否则,我们除了对资源继续无尽地攫取,和对别人不能履约的指责,又能剩下什么呢?

  关于气候问题,我常常想到一个比喻:一艘远洋航船,突然被发现船底破了一个洞,船上的人反应不一。有人说,因为这洞不是我造成的,所以我没有义务去修补;有人说,如果别人都不修补,我也不修补;有人说,这洞还不够严重,暂时没必要理会;有人说,如果洞再大一些,大家就都会来修补了;有人说,我们必须就修补破洞问题开会协商,以便达成协议,并让每个人的行动可测量、可报告、可核证……

  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陈墨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