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国际金融危机展露“狰狞的面容”,中国经济被推到“十字路口”,经济增长的前景突然变得模糊,有人甚至怀疑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
2008年11月初,中央研究决定出台一揽子计划,扩大内需促进增长。11月10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消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出台》和评论员文章《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当时可能最乐观的预测也难以想见这些手段能产生今日的“疗效”:今年“保八”已成定局;不仅如此,我国经济初步实现了“V”型复苏,让世界瞩目。
这样的成绩证明,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见事早、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并让中国经济走上稳健发展之路。
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果断推出两年内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从2008年四季度第一批中央建设投资资金下发至今,中央投资已经下发了四批,共计3800亿元,第五批投资也将于近期下达。由财政部代理发行的2000亿元地方债已全部发行完毕。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就像是一针针催生剂,提振着中国经济的信心。
从去年11月初中央提出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7月23日召开会议,明确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再到10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就像是一场场及时雨,滋润着中国经济的土壤。
从汽车、钢铁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60多项实施细则出台,再到如今取得的扩大国内消费、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加快产业技术进步的初步成果。渐次明晰的产业政策就像是一阵阵轰鸣声,发动着中国经济的引擎。
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到“家电以旧换新”、“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再到保障房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加快社会保障网建设,城乡居民消费的前行之困和后顾之忧都在逐步解决,内需稳步快速增长,不仅有效弥补了外需的不足,还提升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经过一年的努力,虽然“保八”无悬念,但是我们依然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依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通货膨胀隐忧渐显、外需回暖仍待时日等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还要看到,这些问题很多不是短期问题,而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而长期积累下来的,所以“调结构”依然时不我待。然而与“保增长”相比,“调结构”更需要厚积薄发,更需要耐心和决心,前行的路上势必将有更多的困难,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奋力跨越。
从“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到“希望是一盏明灯”,再到“严冬终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临”,也许这些精辟的表述,正是这一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贴切注脚。如今回想起来,更别有一番滋味。 (金石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