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中“买马”:是机会,还是包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腾中“买马”:是机会,还是包袱?
2009年10月19日 08:57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月初,四川腾中重工与美国通用汽车就收购悍马品牌达成了最终协议,这桩掀起轩然大波的并购交易案在争议声中迎来了决定命运的时刻。与此同时,吉利汽车也正式宣布成为收购沃尔沃的买家之一。一时间,中国企业在国际车界风生水起,视金如土,自信满满。

  家用汽车制造业曾经是美国工业的象征,是几代美国工人勤劳致富的发祥地,也是国际制造业金字塔顶的明珠。曾几何时,中国人还在为自主设计制造一台中国汽车欣喜若狂时,美国家庭已经在车轮上飞奔向幸福的生活。如今,中国企业有实力,也有机会掌控美国支柱产业中的顶级品牌,在世界汽车版图中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并刻上中国的烙印,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战略意义,这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至少,它向世人表明,中国人不仅仅会制造袜子和内衣,还能在先进制造业内大显身手,那种用8000万双袜子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日子有可能从此改写。

  不过,中国企业四处出击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点:美国人,或者是一部分有远见的美国人敢于将顶级汽车品牌出售给中国等发展中的新兴国家,不会仅仅是为人做嫁衣。显然,这是又一波产业梯度转移的开始,美国则希望自己依然能领导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尽快完成转型。

  就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过的那样,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将家用电器行业拱手相让于日本,结果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器制造国,并由此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相比于日本,主动转型的美国获益却更大。甩开了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巨大包袱,美国人开始在信息技术领域全力开拓,最终掌握了新经济的主导权,同时普通的美国家庭又在日本制造的大量廉价而实用的日常用品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如今,美国经济面临新一轮的危机和调整,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又成为他们惯用的伎俩。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将能耗高、附加值锐减的传统汽车制造领域转让给已经崛起的,正在改善人民日常生活的新兴国家,而自己转而开发新能源技术,以期有朝一日,世界能源面临枯竭时,他们是那些早已退而结网的人。

  当然,世界经济格局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很多时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产业梯度转移时,中国企业不迎面而上,机会就有可能被人夺取,落得一场空。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始终承接别人转移的产业,我们终究落于人后,慢人一步,而主动调整结构,争取反客为主才是更有远见的打算。(王志彦)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