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通用汽车与腾中重工宣布,双方就通用旗下悍马车业务的出售签署最终协议。腾中重工委托的新闻发布方同时表示,交易的生效还有待常规交割条件的完成,以及中国和美国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或审查。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民企的腾中最终出资并非早前拟议的5亿美元,而是1.5亿美元。但通用方面还有附加条件,即腾中未来必须投入8-20亿美元的资金去发展悍马品牌。
在我看来,腾中能否消化掉桀骜不驯的美国悍马,能否将其驯化为中国民企信马由缰驾驭的汽车品牌,还有待观察。更重要的是,即使腾中和悍马达成所有收购的资产协议,监管部门能否放行也是未知数。
因为,悍马固然有着名震八方的品牌效应,但其本身也具有双刃剑特点。一者,悍马品牌属于高排量高能耗的越野系汽车,越来越悖逆节能环保的普世理念;二者,悍马具有强烈的美国军方背景。悍马卖给中国民企,不仅关系美国人的面子,也必然激起美国一些公众对华的不安和疑惧心理。须知,联想收购IBM的一波三折,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功亏一篑,凸显中美企业间并购案为政治绑架的残酷现实。正因为如此,如果这场收购案确实顺利进行,反而让人觉得有些蹊跷——— 要么是通用甩出悍马这个不合市场潮流的包袱;要么是牢牢守住悍马知识产权的底线,用钓鱼的方式套住腾中使之慷慨解囊。
这绝非危言耸听,美国人是玩市场并购和断尾求生的市场老手。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凭借七十年代高速发展集聚的充裕资本,在美国疯狂竞购,象年代,日本凭借七十年代高速发展集聚的充裕资本,在美国疯狂竞购,象征美国经济文化的标杆如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洛克菲勒中心等纷纷成为日企囊中之物。可是结果却是,美国经济依靠日本的资本重振,而日本经济却消化不良,陷入长期的停滞。中国企业比之日本,竞争能力、市场理念显然还有差距,尤其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下,更要谨慎小心,不要重蹈日本的覆辙。
而且,在生态文明和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大势下,中国政府乃至民意,对于悍马这样的高能耗汽车品牌未必感冒。正因为如此,自腾中传出收购悍马的信息起,监管方一直谨慎以对,没有释放认可的信息。而公共舆论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怀疑和反对。这些或是国人对中国民企走出去战略的善意提醒。
市场全球化的大坐标下,决定了中国企业跨国化是必然趋势。中国企业,如果要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必须要有并购的勇气和被并购的胸怀。但是,中国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博弈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还相对孱弱,因此在走出去的时候不能光有“初生牛犊”的冲劲,还必须有全身而退的深谋远虑。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中国是引进全球跨国企业,以低端的“中国制造”交学费,来学习跨国企业的市场经验;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外企则是为了“ 中 国 创造”,即以资本赎买外企的核心技术,使之成为中式跨国企业的独立知识产权,而非虚掷资金购买外企的商标或厂房空壳,为他人做嫁衣。(张敬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