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是一个站在企业立场说话的伪命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民工荒”是一个站在企业立场说话的伪命题
2009年09月30日 13:39 来源:农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和逐渐回升的经济数据几乎同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正在加剧。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供求报告显示,企业需求总人数60.3万人,求职总人数35.4万人,用工缺口达25万人。深圳市4月用工缺口2.3万人,到6月份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这么多空缺的工作机会等着大家,农民工们愿不愿意再次出门呢?央视《经济半小时》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现在全国各地好像都在缺人,广东缺,浙江缺,上海缺,苏州缺,天津也缺,那人都到哪去了?”———企业人事经理们的感叹,让人恍惚以为传说中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一个劳动力日渐稀缺的格局正在形成。可是,又有很多报道在强调,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农民工依然很多,而一些紧俏的工厂从来都不担心招不到工人。

  两相对照,也许不难发现问题的本质:眼下真正呈现的不是“民工荒”,而是“廉价劳动力荒”。

  我一直认为,所谓“民工荒”只是一个纯粹站在企业视角说话的伪问题。至少在当前,中国依然不会缺少劳动力。一味炒作“民工荒”概念,不仅是对公众的一种误导,对广大的农民工群体而言也非常不公。所谓“民工荒”,本质不过是“工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企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个始终以廉价劳动力众多而著称的经济体是没有前途的,一个始终依靠廉价劳动力默默奉献而保持的高速发展是失衡且不可持续的。劳动力还是那么多,为什么有的企业会招不到人?关键的原因在于,廉价工资的吸引力减小了,农民工的选择更多了:家乡有了长足发展,就近就业成为可能;西部有了长足发展,西部就业成为选择的一种;创业更为便捷,创业式就业日趋热门;农业上有了奔头,重回农业本行不再是纯粹的无奈……我想说的是,因为农民工选择的多样化和理性化而出现的“廉价劳动力荒”,既是社会进步的应有表现,更是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劳动力回报率过低,资本回报率过高,劳动力与资本的回报率严重失衡,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有经济学家表示,投资过快、顺差过大、人民币升值、流动性增加、房价上涨过快、高污染高耗能等社会经济问题都可以从这个失衡上得到解释。因此,一旦劳动力价格处于一个上升周期,则很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那些仍紧抱落后产能的企业,难免会受到冲击。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必然反馈为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强,国内消费市场日见起色,会给很多准确把握市场动向的企业带来无穷机会。农民工收入之所以会出现“在沿海一带减少,在内地省份增加;在外向型企业减少,在内需型企业增加”,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个意义上,以廉价劳动力紧缺为重要特征的“民工荒”,应该是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必然反应,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纠偏劳动力与资本回报率失衡,从而走向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应付代价。“民工荒”的出现,不仅是农民工在用脚投票,同时也是看不见的市场之手在发挥作用。 (舒圣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