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个颇具黑色幽默的难题:以安全生产和产能整合之名,山西煤炭业空前的“国进民退”正在上演,将收编近2000家私营煤矿,数以千计煤老板有望从煤炭业退出至少3000亿资金,但这些钱能否在有限投资渠道中找到合适去处,已引发忧虑和争议。
煤老板们的钱可能用得不当,趴在金融机构的约58.78万亿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样未得到有效利用。即使在政府力推4万亿元刺激计划,今年1至8月信贷猛增8.15万亿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也不过38.52万亿,仍有近20万亿存款闲置,既不投资,也不消费。
与此同时,中国许多产业领域仍面临严重资金缺口,特别是占比超过90%的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这些企业找银行贷款无门,谋上市挤破门槛,通过民间借贷等灰色方式融资则麻烦重重,而部分民间资金参与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不过刚刚开始试点。
这种资金总量供给充足和具体融资渠道不畅的矛盾,无疑是对决策者的现实考验。这表明,鼓励民间投资,放开市场准入,已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我们该下大决心了。
至于如何放开,各方政策建议已非常充分,国务院相关会议也有明确表述,既包括金融层面的准入放开,也涉及产业层面的投资自由。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政策思路能否尽快全面落实,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能否突破口惠而实不至的尴尬?
从金融层面看,国务院近期提出,要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这是一个重要而积极的政策动向,既给民间资金以出路,也可以市场化方式解商业银行之围。即使从全球看,硬要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倾斜,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也容易增加银行风险。而化整为零、无处不在的村镇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则可根据其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度,灵活处理个人或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实际上,即使在政策未放开之时,在民间资金相对充裕的山西、江浙、广东等地,早已顽强生存的地下金融形态,一直在进行融资活动。与其让它们长期游走于法律边缘,不如放开准入限制,让更多民间资金在阳光下开展金融活动,于人于己,于国于民都更有利。
此外,更广泛意义上的金融行业进入限制,也应当逐步打破。比如,以民间资金为主设立的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和资产管理公司,乃至较大规模的商业银行等,都是中国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所必需,决策者既不应让国有资金长期包办,更不能只给外资特许。须知,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市场化和民营化,乃大势所趋,早放开,早发展,早做大。
从产业层面看,我们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国进民退”浪潮持明确反对意见,且深信其逆市场规律而动的低效率,将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埋下更多隐患(相关报道详见A12)。无论此前的钢铁业重组,还是近期山西大规模整合私营煤矿,多是在不够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急速推进的,是典型的政策意志强加于市场竞争,极大挫伤了改革30年来已成潮流的民间投资热情。
我们当然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决定了不可能像欧美市场经济国家那样,连军工业也可以基本“去国有化”。我们也认为,国资在中国保持相当程度的产业占有和经济比重,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过快地完全放开,反而容易引发权钱勾结和社会经济混乱。但这并不是阻碍民间投资、限制民资进入各产业领域的充分理由。或者说,国资优化发展,与民资开疆拓土不矛盾,关键是国资不要无处不在,不要无原则逐利而动。
因为无论资金实力还是资源整合,再大规模的民资和民企,都难与国资和国企正面博弈。在政策的先天强势之下,朝令夕改的事随时可以出现,民资和民企相当弱势。几年前转给民资的煤矿可以一夜之间强行作价收回,有大量民资介入的房地产、食品等竞争性行业,自然也可以在政策保驾之下,被越来越多财大气粗的国企分而食之。
这反映出我们对国资的产业边界,仍然存在认识不清及行动反复的顽症,对民资和民企的做大做强还很不放心。这些关键问题不解决,更多产业领域向民资放开,就会仍然是句空话。即使今天勉强开了口子,民资进入时也会犹豫再三,且留有后手。比如山西的煤老板们,为何急功近利野蛮开采且不顾生产安全,除了钱权勾结下的暴利诱惑,他们更担心开采权随时生变,怕投资打了水漂,因此不会有长远打算,宁愿以投机方式快速掘金。
说到底,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民间投资的产业准入和持续经营权利,不给民间资金以合乎法规的安全保障,无论山西煤老板们的3000亿元资金,还是银行里数十万亿的存款,都容易走极端,要么变成快进快出的投机资金,要么仍以最笨的方式趴在银行不动。而任何一种情况,都会干扰中国经济的正常增长。
其实,当前许多地方财政吃紧,包括4万亿元刺激计划在内,中央专项资金或有财政和信贷支持,各地配套资金其实多无着落,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地方普遍缺少资金投入,而这些领域又往往限制民资的全面进入。在范围更广的服务业,直接的投资限制或许不多,但相对沉重的企业税负和各种隐性成本,同样令民间资金缺乏足够投资热情。
因此鼓励民间投资,放开市场准入,不能靠几句政策表述,而是要决策者痛下决心,敢于伤筋动骨,打破国资的制度性优势,真正给民资以自由。否则,山西煤老板们的3000亿元资金,以及更大量的居民储蓄,随时会平地起风浪,猛烈拍打中国市场经济的脆弱堤坝,让我们防不胜防,一损俱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