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辩: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何去何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论辩: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何去何从?
2009年09月21日 09:46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虽然金融危机仍未结束,但是关于“后危机时代”的讨论却早已开启。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当中,中国的表现无疑让人“眼红”,那么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又将何去何从?昨日,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举行的“2009中欧-华安锐智沙龙”上,学界、业界人士展开一场脑力激荡。

  吴晓灵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股市不缺流动性,缺信心

  在这场危机之中,当全球都陷入流动性危机之时,中国流动性充裕的确是令人羡慕的。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计划、今年上半年七八万亿元的信贷增量,撑起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在即将进入后危机时代,或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之时,中国的流动性又该如何管理?

  “进行市场流动性的管理,关键问题不在于货币量的多少。”吴晓灵在沙龙上指出,“宏观上,要防范系统性风险,降低市场的杠杆率,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主题。而微观上,要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维护市场主体的稳健运行,市场的同质化会潜伏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充裕显然是件好事,然而充裕与泛滥之间有时往往只是一线之隔。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7.4万亿元,引起了各方的震动,于是7月、8月信贷又急遽收缩。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扣除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从而降低银行的放贷能力。

  “针对我们国家上半年贷款扩张太厉害,银监会提出要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银监会提出来要逐步扣减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股份,这应该是稳健经营的信号。”吴晓灵表示。

  吴晓灵指出,中国有储蓄存款25万亿元,所有的存款共40多万亿元。“中国资本市场一点都不缺流动性,缺的是信心,缺的是好的企业供应,缺的是不同质的市场主体。因而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的改革和我们的创新。”

  吴晓灵表示:“不要老拿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作为股市波动的理由,我们的股市如果能够在市场主体的培育上,上市公司的培育上,还有我们的多种金融工具的培育上多下一点功夫的话,以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来看,我们的股市是前途无量的。”

  夏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外汇管理需要三大调整

  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让世界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提供了更大空间。所谓“危”与“机”并存,这场危机的确为中国的人民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都在讲人民币国际化,我说人民币国际化彻底走向全世界不可能,但是我们还是具备初步区域化的条件。”夏斌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作出上述回应。他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的升值空间、中国在亚洲经济中的重要性、美元的普遍看跌趋势等,这些都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而在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过程中,真正的风险是以后人民币自由进出之后,对我们国内的货币政策的冲击,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冲击,因此必须要建立人民币外汇账户进行一系列管理。”夏斌严正指出。

  他指出,随着人民币市场的规模逐步放大,进出的人民币渠道多了,规模越来越大。而我们的汇率改革还在过程之中,资本市场还在慢慢开放。作为大国经济体,我们首先要遵循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执行能力。在这个背景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意味着境外会创造出人民币兑换交易的市场,和境内会产生不一致的境外人民币汇率和利率体系。这个市场差异的存在,就会诱发人民币的跨境流动,产生套汇的空间。对人民币的资本管制,又带来很大的挑战。

  “所以,我认为,对于境外的人民币要等同于外汇管理,而我们的外汇管理要实现三方面的调整。”夏斌说。

  第一,在实践中间非常明确什么是居民,什么是非居民。尤其是要把本国的金融机构、企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视为非居民,外国金融机构、企业在我国的分支机构视为我国的居民,这些机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资金调动,应该作为跨境资金管理。

  第二,在现有的外汇账户管理基础上,应该增加人民币外汇账户,明确人民币外汇账户的开列,与现在的一般人民币账户之间划账规定。进来的人民币和个人手中的人民币如何划账要有规定。允许本国境内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开列人民币账户。

  第三,是修改现有的外债统计与管理,进出口的核销,可以使用人民币外汇。此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外债管理,特别是对外资企业要实行一定的外债管理。

  而对于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中,香港与上海的地区之争,夏斌则表示,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上海、香港都可以建,但是相对而言,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的离岸市场,更加有利于当前加快人民币区域化进程。(记者 付碧莲)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