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市民纷纷反映信用卡在使用或还款时存在诸多问题,质疑信用卡的发卡银行为何不讲“信用”。银监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信用卡业务投诉居高不下,占银行全部投诉的25%以上。
尽管不少人士都开始意识到信用考滥发引起的问题,尽管今年7月中旬银监会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禁止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行信用卡,但现实依然让人担忧,就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工作人员走街串巷的“办信用卡、送礼物”的现象依然不在少数,不少工作人员尤其热衷向大学生发行信用卡。
信用卡不讲信用表现之一在于信用卡本身不讲信用。银行不计后果地大规模发卡后,各方面服务和配套却跟不上,各种问题就自然暴露出来了。还款渠道不畅导致信用受损、授信额度未到期就冻结账户、信用卡挂失后还遭到取现……上海银监局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显示,信用卡投诉占银行全部投诉的25%以上。
信用卡不讲信用表现之二在于信用卡诱导他人不讲信用。最典型的是向大学生及未成年人发卡。在办信用卡比买车票还容易的情况下,不少“80后”、“90后”怀揣大把信用卡盲目消费造成入不敷出,不得已采取“以卡养卡”,致使财务和信用陷入双重危机的“卡奴”已不是个别现象。
不难看出,在发卡量猛增的同时出现了两个严重问题。一是造成大量“睡眠卡”的浪费。一项统计显示,我国大约只有14%的持卡者使用循环信用;二是信用卡盲目地发放给不具有偿还能力的申请人,引发社会问题——例如,不少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习惯透支消费,自己无能力偿还时就转化为家庭问题,不少生活本来就拮据的家庭被银行的滥发信用卡所害。
在金融海啸冲击下,居民收入遭受重创,我国的信用卡不良率已迅速升至3%,是两年前的三倍,信用卡透支对金融机构的破坏性正从“潜伏”走向“显山露水”,而信用卡坏账率的大幅度上升,对不加节制抢占市场争发信用卡的银行来说也是一大风险。
也许有人会说,信用卡泛滥现象以及其带来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部门在发卡行管理上的缺位,但笔者认为,其根源还在于银行社会责任的缺失。
在尚未建立起完整公正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信用卡发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程序规则和审查监控机制时,各大银行却为了争取业务领地,在审核和发放信用卡的过程中对申请人的经济实力、信用程度、还款能力、信息真实与否等都缺乏足够的评估。如此,只注重眼前盈利,而忽视产品安全,显然也是有悖于商业道德的。
笔者希望银行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对社会负起责任,积累一笔可观的道德资本;要知道,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声誉,其发展的空间才能不断拓宽。邓子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