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以来,珠三角一带的“民工荒”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很多企业面对突如其来增多的订单却招不到农民工,这和今年春节后很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境况不可同日而语。同样的情况亦在浙江等地上演,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的供求报告显示,企业总需求人数60.3万人,求职总人数仅35.4万人,用工缺口高达25万人。
对于突如其来的订单和不可思议的“民工荒”,乐观者认为这是经济复苏,而谨慎者则认为,这种订单的增加并不能和经济的回暖简单等同,而主要是因为国际订单的长期停滞、企业库存耗竭和季节性需求旺季等周期性因素导致,就珠三角外向型企业的生存环境而言,暂时还不能简单地依靠周期性的“民工荒”而轻言全面复苏。
的确,自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回暖的步伐好于一些权威机构的预测,中国经济的诸多数据如果从环比看更是呈现明显的向好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关键数据如果从同比来看,依然在低位运行。
如果说2005年出现的 “民工荒”很大程度上属于农民工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的自我抗争的话,如上所述,本次“民工荒”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如果以这种季节性的“民工荒”作为判断外贸全面回暖的关键指标,则很可能误判形势,从而误导政策。
就目前大量外贸型中小企业的真实生存状况来看,相对于2008年而言,依然没有很大的改观。
首先,社科院等机构之前的调查结论显示,即使在前半年政策盛宴的刺激环境下,因为资源基本流向了大企业,目前依然有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严峻;其次,即使在目前旺季的情况下,浙江温州等地很多中小企业的实际产量仍不足产能四成,大部分订单依然集中在大型企业;第三,在生存都难以确保的情况下,大量中小企业的转型远远没有完成,对外需仍然具有很强的依赖,而在外贸增长仍然处于负数区间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回暖显然还不是时候。而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六大政策建议更是从侧面印证了中小企业发展形势的严峻。
面对本次“民工荒”,珠三角和浙江等外向型的企业切不可盲目乐观,一定要坚持走痛苦的转型之路,特别是对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包括对他们的最低工资给予足够的保障。如果将产品的竞争力依然寄托在挤压农民工最起码的生存权上面,“民工荒”等怪象将不会走入历史。(马光远 经济学博士)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