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
信贷投放力度大出手快完全必要 但下半年信贷规模应该适当控制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果断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投资力度,稳定出口份额,促进民生改善。在宏观调控方面,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1月至7月,我国新增信贷7.73万亿元,取得了显著效果。如此巨额的“天量信贷”,也引发了理论界和业界的热烈讨论。那么,对信贷激增我们该如何看?“天量信贷”会带来哪些问题?我们该如何防范信贷激增的潜在风险?本报就此专访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
当务之急是救经济
问:上半年“天量信贷”的投放给宏观管理和经济运行带来了哪些风险?
汤敏:上半年较大规模的新增信贷是为了抗击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因此,力度大、出手快是完全必要的。新增信贷的相当部分是为中央政府刺激经济计划配套。应该说,这一部分资金是投入到早晚要建设的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上的。有国家财政兜底,应该说这部分资金的风险并不大。
另一部分信贷则是投到了地方政府自己的项目。这里有一部分本来也在地方的计划中的,有地方财政做保证。但另一部分则不在原来的计划内,是额外的投资。因地方政府没有举债的权利,因此这部分的投资有一定风险。
还有一部分的信贷是给房地产商的贷款以及居民住房抵押贷款。这部分贷款的风险与未来房地产的走势有关。
从全世界看,在这样大的危机中,很难保证笔笔贷款都没有风险。如此大量的信贷投放,未来肯定会有一些坏账。坏账的规模有多大,还要看未来的很多因素。但当务之急是救经济,救企业。从宏观上来说,整个经济稳定下来了,挺过了这次危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在正常年景下的信贷投放标准来衡量,也不能仅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当然,真理再往前一步往往就成了谬误,也就是说信贷也不能无穷地增加,适当的时候还是要有总量控制。
信贷投放过多有隐患
问:如果信贷风险没有得到及时遏制,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汤敏: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下半年信贷总量、节奏以及投向应该进行适度调整。还按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可能会给经济造成很大隐患。一是各地的基础设施过度投资,可能造成很大的浪费。二是流动性过多,可能会把股市与房地产的泡沫吹大。三是过多的货币,可能会导致通胀压力。因此,下半年信贷规模的适当控制是必要的。
让贷款向小企业倾斜
问: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遏制“天量信贷”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汤敏:下半年信贷政策除了要对总量有所控制之外,还要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尽管上半年信贷增幅很大,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贷款还不多,“天量信贷”并没有真正惠及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回暖对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都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在下半年调整信贷规模时,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让银行贷款向小企业倾斜,向三农倾斜,向民生领域倾斜,是对当前经济政策调整的重点。没有政策的支持,没有对商业银行的一定的激励措施,商业银行的贷款不会自动地流向这些领域。这不但是在中国,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
第二是对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有一定的规模控制。要防止银行对没有足够资产的地方投资公司投放过多的贷款。
第三要预防资产泡沫。要采取措施防止大量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房地产市场。因此,要对上半年的信贷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的要及时处理。特别是要防止新的贷款进入股市与房地产市场。
有了这些调整,不但能避免信贷风险,还可以改善增长结构,保持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张华彬 张雨薇 覃 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