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终于有了结果,不过颇为出人意料。在昨天的北京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正式公布铁矿石谈判结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与澳大利亚第三大矿石企业FMG公司签订了为期半年的长期协议价,其中粉矿下降35.02%,块矿下降50.42%。合同从7月1日开始实行。
全球矿石市场首次出现“中国价格”,让人百感交集。须知,中国全年进口5亿吨铁矿石,可以享受的价格待遇却是进口数千吨水平的小国待遇,这对中国而言显然太不公平,当然也不符合世贸组织框架下公平交易的基本贸易原则。造成这种局面的,有外因也有内因,但终究是内因所致。即国内钢企各自为政,分别与海外矿石企业谈判,以至于被各个击破,海外矿石巨头甚至利用行贿攫取商业秘密的方式占得谈判主导权,定价主导权。据权威统计,因为缺乏统一的“中国价格”,中国多付的买矿款项高达7000亿元。
不仅如此,由于国内中小型钢厂缺乏进口资质,只能以高于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较多的现货价或从贸易商处高价购买铁矿石。业内人士称,一些国内小钢铁企业拿到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往往比大型钢企高出一倍左右。而这,也是国内某些大型钢企宁愿和矿石企业协议较高价格的原因。因为其进口高价,可以通过在国内市场囤积居奇来获得高额投机(垄断)利润。就此而论,国内钢企和海外矿石企业多头谈判的乱局,不仅流失了大量外汇,更扰乱了国内铁矿石市场,导致铁矿石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增加了中国钢企的生产成本。力拓“间谍门”事件爆发,就榨出了中国钢企沉疴痼疾的流弊来,更捅破了中国钢企行业相互掣肘、因内讧而为海外矿企各个击破的潜规则来。
“中国价格”此时出台,则是中国钢企以一个声音的“明规则”博弈而来的公平价格。而这一价格,比日本达成的首发协议价格还低1.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钢企如果团结起来,在国内凝聚共识,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代表中国钢企谈判,完全可以获得公平合理的进口价格。理性的价格谈判,不是中国钢企的七嘴八舌、一哄而上;而是汇聚强音,勾勒出清晰的谈判底线,理直气壮地在谈判桌上获取双赢结果。而不是台面下的私下交易和暗通款曲,为一己私利坏了中国钢企的全局利益。
“中国价格”的首次形成,也催生了中国模式的铁矿石谈判机制。国务院6号文件明确规定,中国进口铁矿石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一组织对外谈判。这一机制的形成,具有多维的象征和实质意义。
从象征意义而言,这一机制是从“一根筷子”到“一捆筷子”的力量聚合,是中国钢企从利己主义的市场紊乱到合作共赢的统一市场的升华。更重要的是,这一机制也预示着政府对无序市场的有力调控。事实证明,市场经济、全球化,不是由市场主体自由放任的无序市场博弈,更非利润主义的至高无上。须知,确保全球贸易自由和公平的世贸组织(WTO),其制定的全球市场规则和贸易原则,依然建构在国家和地区的地缘范畴之上的。因此,中国的市场主体包括钢企在内,所有的贸易行为必须保证中国的贸易利益这一前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代表中国钢企和其他国家的铁矿石供应企业进行价格谈判,代表的是中国的利益,也是中国钢企的利益,更是为了保障中国国内铁矿石价格的稳定。关键的是,这也符合WTO的基本原则。
从实质意义而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代表中国钢企谈判,可以吸收中国钢铁行业最好的价格专家和谈判专家,因而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更能维护中国钢企的利益,为中国钢企获得更为合理的进口价格。由于铁矿石谈判每年都要进行,是个长期的谈判过程,因此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谈判机制,使“中国价格”固化下来,增加中国在铁矿石行业的价格话语权。中国每年进口铁矿石高达5亿吨,这个世界上的“巨无霸”买家,应该获得与其买家身份相称的“砍价”权。
更重要的是,由于谈判的过程是公开透明的,公众和媒体可以对谈判全过程监督监控。众目睽睽之下,“力拓门”那样的行贿和窃密事件就很难有机会重演了。(张敬伟 财经评论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