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谨防天量信贷扩张拉大财富差距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时评:谨防天量信贷扩张拉大财富差距
2009年07月31日 09:20 来源:证券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半年的天量信贷扩张给未来的财富分配带来严峻挑战。如果中国经济再次上演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泡沫——通货膨胀三部曲,国内的中、低收入人群将连续遭受对其不利的财富重组,经济和社会后果将非常严重。

  信贷扩张第一波分配效应

  信贷扩张是改变分配财富格局的开始。信贷扩张会提高总需求,提高价格和产出,但这不必然改变工资和利润的比率,也不必然改变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信贷扩张对财富分配的影响还要具体看对象。此轮信贷扩张主要对象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受益于此的上游原材料行业和国外大宗商品供货商。

  新增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相关部门提供收取租金的机会,形成信贷资金的第一次分割。上游原材料行业产品价格上涨,利益主要表现为企业利润增长、企业家和普通职工福利待遇提高、银行贷款利息以及政府税收提高,形成信贷资金的第二次分割。这次分割当中,上游原材料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贷款比例高,银行将是主要获利者;政府不仅增加税收,上游企业中的大量国有企业利润原则上也属于国有资产,政府也是主要获利者;企业家和职工福利提升所占的比重有限,尤其是普通职工的福利待遇受制于整体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够分享的更有限。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给国外大宗商品供货商的收入增加形成了信贷资金的第三次分割。从财富和收入分配角度看,由于当前信贷扩张的这种特殊结构,受益方主要是掌握行政权力、掌握资源和金融垄断力量的部门和个人,以及国外大宗商品供货商。少部分相关企业的普通劳动者也可能获得微薄的福利待遇提高,收入分配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信贷扩张还有溢出效应,不仅直接获得资金的企业获益,它还能带动其他更广泛行业的产品需求,并由此对收入和收入分配带来影响。即便考虑到溢出效应,对总体收入分配的影响也不可乐观。至少从目前来看,国内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工资不具备提升空间。这意味着由于信贷扩张带来的收入增长当中,分配给普通劳动者收入的部分有限,分配给租金和利润的部分占据主导地位,这对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也不是好消息。

  资产泡沫形成第二波分配效应

  信贷扩张刺激了以股票、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上涨,再次重新分配财富。如果资产价格上涨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没有出现显著的泡沫,较多持有房产和股票人群(城市中产阶级和上层)相对于较少持有这些资产(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的人群的名义财富增加。考虑到资产价格上涨对总需求的提升作用,以及由此派生出收入增长,资产价格上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会更加复杂。

  除非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需求增长明显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状况,低收入者提高相对收入的希望并不大。

  更严重的问题是,过度信贷扩张造成严重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总体的名义财富数量将经受大劫难,并重塑财富分配格局。首先,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意味着大量名义财富损失。名义财富损失的并不仅仅是泡沫部分,由于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相互放大的反馈作用,泡沫破灭之后的糟糕实体经济预期和对风险的恐惧会让企业和居民采取过度的资产去杠杆化,意味着名义财富收缩超出其合理范围。

  其次,除掌握信息优势和金融资源的极少数群体以外,绝大部分投资者都将遭受严重的财富损失。城市中的中产阶级不仅蒙受投资失败的损失,有些还要承担高额住房抵押贷款负担,大量家庭可能濒临财务破产困境。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因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遭受的直接损失较小,但资产价格泡沫给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会减少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濒临破产的城市中产阶级和更低收入人群的相对财富差距可能会因为资产泡沫破灭而缩小,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富分配的改善,而是加大了全社会中低收入群体的比例,加宽了财富分配金字塔的底座。

  通货膨胀的第三波效应

  过度的信贷扩张会在1-2 年后带来通货膨胀,从而第三次重组财富分配格局。负债方(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因为通货膨胀而减少真实债务负担,是通货膨胀的受益方;储蓄方(主要是居民)因为通货膨胀而减少名义收入的真实购买力,是通货膨胀的损失方。大面积的中低收入群体的真实财富将遭受净损失,损失最大的是那些无法分享(因通货膨胀而改善局面)企业和政府利益的居民,尤其是退休收入人群。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正在进入艰难的经济结构转型期,扩大内需增长是确保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和今后经济增长的关键。无可否认,经济低迷时期的信贷扩张对于扩大内需会起到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信贷扩张的力度以及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方面需要谨慎考虑。只有确保整体的信贷扩张力度不会再度点燃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确保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支出不会恶化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格局,才能为可持续的内需增长和居民福利提升奠定基础。 (张 斌 中国社科院世经所)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