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两季度合计后,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
综合各种因素,预计今年全年GDP增速达到年初设定的8%左右的目标已无大碍。主要原因在于,专为“保八”密集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正在逐步发挥效力,再加上近期全国房地产市场“出人意料”地快速回暖,其对经济增长显而易见的倍增效应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因此,只要未来时期政策基调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保八”无虞。
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宏观调控的侧重点也应作出相应调整。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此前定下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的十六字方针,鉴于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较为明显地给出了“保增长”任务的良好预期,因此,下一阶段将更大力度推进十六字方针中的“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实“又好又快、好字当先”的科学发展,来之不易的“保增长”局面才能最终体现、并发挥其作为手段的必要性。
平衡速度与质量从来都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经济低迷时期不断增添的约束条件更是会大大压缩行动的空间,甚至还会强化速度与质量的对立性。面对这一难题,身处全球金融危机大环境下的中国经济也不能幸免于外;因此,在“保八”无虞之时,我们尤其应警惕以下3种现象:
第一,为了迅速拉动经济,今年上半年,中国施行了极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前者在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4%的背景下,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6.3%,后者在企业利润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新增信贷井喷式地一路飙升至7.4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高达28.46%。对此,即使不谈如此大规模反周期资金投入会否引致产能过剩加剧以及信贷质量下降,面对中国长期落后的投融资体系、长期制约提振消费的诸多因素,结果便是,居高不下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上半年竟然升至87.6%的超高位置。
第二,为了遏止出口下滑,原本逐步削减的出口退税政策被迫调头,而屡创天量的增量资金通过高度集中的投放模式加速汇集到国有企业和基建项目。这两种现象带来的短期危害是,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已导致国有企业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并屡屡推高拿地价格,更有专家估测或有20%新增信贷流入股市,以至于沪深股指半年内逆势上涨达75%和95%。
第三,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中的相当大部分专为就业而设,但由于政策优惠重点放在了国有企业和出口部门,而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的战略追求,使其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非常高;而出口则长期集中在低端产业,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非常低(价格每下降1%,收入只会上升0.46%)。由此可见,中国逐年降低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仍将在低位徘徊。
当然,上述缺陷之所以暴露,根本性原因仍在于那些长期性、体制性的问题尚未得到明显改善。但对于当前而言,策略只能是如温家宝总理所强调的那样:一方面,做好有效应对的长期准备,另一方面,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去破解发展难题。(《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