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边翻着新闻边和同事聊养车费用。有说一年一万多的,有说一年近三万,真养不起的。突然看到这条新闻:辽宁辽阳某区区长书记一年车补8万元。读给大家听,一时默然。良久有人长叹一声:这待遇真高啊。
待遇这词,在中国人口里说出来,有一种很玄妙的意味。公务员那么热,是因为“收入稳定,待遇高”;某地招掏粪工,引来了一堆的大学生,就是因为“待遇不错”。区长车贴8万,那也是他的待遇,和他养个车要花多少钱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样去理解,实在没什么好惊诧的。
要知道,车改前,区长可是享受专人专车待遇的,养一辆公车要花多少钱?肯定不止8万吧,不然这个区宣传部的同志就不会告诉记者,“比原来省多了”。说起来,区长已经做了很大的牺牲。反倒是那些小科员,虽然一年车贴只能拿个一两万,但还是赚了,因为他们原来顶多只能蹭蹭车,基本与公车无缘,这车贴几乎就成了额外收入。
所以,8万元的车贴,只不过把原来隐藏在暗处、模模糊糊的“待遇”给数字化、透明了。这倒是一种进步。不透明、躲躲藏藏的“待遇”,更让老百姓反感。前段时间有位副厅级官员称自己的收入买不起房,引来一片哄笑;发改委的高官“哭穷”称自己工资只有4000元,全国人民都在笑——他们都有意无意的把自己的“待遇”给忽略了。谁都知道,副厅级官员买不起房但不会没有房,4000元的工资可以比年薪20万的白领日子过得还滋润。这“待遇”虽然不是钱,有时候比钱还管用。
藏着掖着的“待遇”,我们总管不住它一个劲往上靠。你给公车限定了排量,他就在装饰上下功夫;你规定了他该享受多少面积的住房,限不了他选择最好的地段和楼层。现在我们可以为这名官员享受这么高的车贴愤愤不平,说明我们好歹有了一点知情权。
当然,老百姓质疑这么高的车贴,有他的道理——这8万元凭什么成了职务的附加值,与你干好干坏,干多干少毫无关系?
以工作绩效来论官员的“待遇”,而不是现在这样一刀切的说“待遇”,这命题,恐怕比公车改革意义还深刻得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