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是防止通货膨胀重要,还是防止通货紧缩重要?这是个问题。
“通胀不是我们需要的,通缩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它们都会伤害经济健康发展,我们所希望的是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价格。”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在7月16日国务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
在回答下半年我国是防止通货膨胀重要,还是防止通货紧缩重要的问题时,李晓超列举了需要关注的因素:CPI的变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以及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外部价格的上涨等。但是,李晓超并没有对上述问题给出明确的答复。他最后的回答是:对价格的变化,我们要更多地给予关注,要冷静观察,抓住当前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
防通胀宜未雨绸缪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如果贷款和货币继续高速增长,将导致难以控制的通胀、坏账和资产泡沫的风险。
“6月份的新增贷款再次飙升至天量的1.5万亿。以此推算,同比贷款增速已经达到34%左右,估计M2的同比增速也已经接近30%。这些速度已超过‘保八’所需的货币信贷扩张速度的一倍。”马骏说,“据我们计算,今年第二季度的年度化GDP环比增长速度很可能已达到18%,为1991年(有季度数据可以计算环比增速)以来的历史最高,远远超过了‘保八’的目标。如果贷款和货币继续按此速度增长,将导致难以控制的通胀、坏账和资产泡沫的风险。”
马骏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采用“微调”手段,包括多发央票、窗口指导、风险指引等软性的措施,很难达到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度扩张的效果。
“真正能有效抑制贷款飙升的恐怕只有两类措施。第一,迅速放缓项目审批速度;第二,重新启用季度和月度的贷款额度控制。”马骏说,“短期来看,这些措施可行性不大。但等到六个月后再采取措施,恐怕为时已晚。”
李晓超认为,下阶段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提高经济回升的质量。
近日关于目前的货币政策是否“适度”的争论又起。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已非“适度宽松”所能概括,用“极度宽松”来形容可能更为切实。
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目前没有通胀压力。总需求推动的通胀没有形成,因为经济增长还没有真正恢复到正常水平,CPI还在低位运行。资产价格上涨可能形成的成本拉动的通胀,在去库存化没有结束、产能过剩的问题没适当调整之前,也没形成条件。
但左小蕾也提示,在经济增长恢复循环、产能得到适当调整、货币开始周转时,乘数效应可能会被超出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货币的增长而放大,从而加速通胀的形成。M2增长远超经济增长运行中的货币需求弊大于利。
从目前宏观管理部门以及决策层的表态来看,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关注外汇储备增加
在探讨防通胀还是防通缩的问题时,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是外汇储备的增长。
外汇储备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可忽视,这是因为,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本币买入外币)。外汇占款的增加既是央行积累外汇储备的过程,同时也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过程。外汇占款的增加必然造成央行货币投放被动增加,从而可能促推通胀的形成。所以,外汇储备的扩张速度将决定后续货币政策的走向。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856亿美元,同比少增950亿美元。6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21亿美元,同比多增302亿美元。
外汇储备同比增长17.84%,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关于热钱加速进入中国的猜测。尤其在中国经济有复苏迹象的态势下,这种猜测不无道理。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表示,关于外汇储备的问题,从贸易环节和投资环节看,今年上半年有900多亿元贸易顺差,同时还有制造业吸收外资的流入,外汇储备增加是有合理的基础。
“当然,外汇储备联系着货币政策,国家会根据当前总体经济状况作出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判断。”姚坚说,“就商务部而言,我们会进一步促进贸易平衡,特别是进一步支持企业‘走出去’来完善收支平衡。我们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监管的手段和方式进一步符合国际标准,对于热钱问题,会有相应的预警和监控措施。”
为抑制因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增长,央行已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进行冲销。但一年期央票利率已达1.6%,较一周前发行的同期限票据1.5%的利率要高。三个月央票利率也由上周的1.05%上升至1.17%。央票发行的成本不断增加。
接下来的问题是,央行是否会上调准备金率?提高准备金率是央行加大对外汇占款增加冲销力度的表现。基本的判断是,未来是否调整准备金率取决于外汇储备的扩张速度。(李峻岭)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