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观经济主体需求的回升,正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这种回暖,在某种程度上和微观主体的通胀预期有关。究竟如何处理好内中的平衡关系,着实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与车市、股市不同,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我们要倾注更多的心力。因为一旦没有及时有效的措施,就可能会涨出比2007年高得多的天价。
●嘉 宾: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主持人:尽管国内CPI、PPI已经连续四个月双双负增长,但却挡不住楼市、股市、车市的齐齐发力:楼市成交火爆,温州炒房团“再现江湖”;车市强劲反弹,成为全球罕见亮点;股市意外企稳,重越阔别已久的3000点大关。中国经济,似乎正在以“烧钱过冬”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渡过难关。但争议之声也是四起:如此,究竟是经济回暖,还是泡沫重现?
郭田勇: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就以楼市为例,两个月前出现“小阳春”,当时人们还怀疑成交量造假。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真正的购房需求导致楼市回暖。来自微观经济主体需求的回升,正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尽管政府的4万亿投资计划对经济的企稳向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明白,政府投资毕竟不能长久,每年的经济增长都要政府拉动是不现实的。只有经济中有实际需求,增长才能可持续。而在某种程度上,房地产业走暖就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力保证,因为房地产业对上下游经济的带动面实在太大太大。因此,我们首先要持一个肯定态度:房地产成交活跃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向好。
主持人:但我们的疑惑之处在于:几个月前的市场还是冷若寒冰,怎么一下子就热了起来?
郭田勇:这种回暖,在某种程度上和微观主体的通胀预期有关。前期我们已经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西方国家为了联合救市,更是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美元不断贬值。这样一来,人们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就形成了未来通胀的预期。尽管这种通胀预期未必会转化为现实通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但只要有这种预期存在,就会刺激人们的投资和消费行为,比如买房、买车、买股票。而这种活跃,可能会化为内需动力、市场信心;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泡沫,导致势头逆转。究竟如何处理好内中的平衡关系,着实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主持人:现时楼市火爆的情形,让人无法不联想起2007年。
郭田勇:当前,国内下游的产能过剩对消费品价格上升是有压力的,全球经济也尚未完全复苏,总需求强劲回升尚待时日。因此通胀预期首先推动的,是以房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上升。在这个问题上,两年前的前车之鉴不可忘。2007年房地产市场的特征是:居民购房需求增加,在短期内形成求大于供的情况,推动房价上涨。接着开发商暴利心理开始作祟,为获取更多暴利,他们迫不及待地把价格提得更高,于是在老百姓中形成了房价继续走高的恐慌预期。趁着这种“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大量投机性的炒房者杀入到房地产市场中,于是进一步推高房价,导致短期内暴涨。
导致如此局面的,不排除有某些地方政府不作为的因素。因为政府是间接获利者,房价上涨后,政府在卖地和税收方面有好处。银行也是如此,因为资产价格上升,客观上对银行前期发放贷款的安全性更有保证,于是放低信贷门槛,推动火越烧越旺。但是火越旺,越容易崩盘,这样一来,房地产就会进入痛苦的调整期。所以面对这轮上涨,我们再也不能把需求恢复重新演变成资产泡沫。
主持人:所以政府、银行、开放商都要总结上一轮教训,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郭田勇:是的。对政府来讲,首先要摒弃短期利益,把调控重心转移到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上。一方面要照顾中低收入者的需求,做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开放商,要制止盲目涨价的行为。而至于开发商自身,也要放弃暴利心理,不能市场一恢复,就开始猛涨价。事实上,也唯有在合理的利益利润率下实现销售,一个产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而对银行来说,那些正常的自住性和改善性的购房需求,银行应该有政策的倾斜;但对于投机性购房需求,无论如何都要绷紧一根弦,要严格控制,防止炒盘。同时在开发商贷款上,也要做好风险的控制和把握工作。
总之,在目前的有利形势下,我们希望出现的,是量增价不暴涨,或者微涨。因为一旦暴涨,那么量也就萎缩了。房地产业如何才能成为带动经济复苏的转折点?如何才能防止“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情形再度出现?前提就是:在合理均衡的价格水平上,让购房需求得到持续释放。
主持人:楼市、车市、股市,三市齐热。但为何您的关注点聚焦在楼市上?
郭田勇:车市热是好事,因为这里面纯粹是真实需求的增长,较少有炒作因素。而股市,由于结构性的问题迄今尚未解决,股票的上涨速度要比基本面好转的速度快得多。因此从基本面支撑因素来看,股市要走出长期大牛市的格局,还是比较难。
但房地产市场不同。由于资源主要集聚在几个大城市,所以人人都想往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挤,这也使得大城市的房价容易偏离。而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更是扩张了房地产市场的弹性空间,刺激着房价的不断上涨。而且,尽管涨得离谱,尽管内心未必接受,但公众亦认为合理。所以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我们要倾注更多的心力。因为一旦没有及时有效的措施,就可能会涨出比2007年高得多的天价。
我的建议是,一方面要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另一方面要在住房问题上体现公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特征”是:购买中小型房产的人,要去银行贷款;而购买别墅豪宅的人,反而用不着贷款。我认为政府可以根据房产的多少和豪华程度,考虑开征物业税。尽管有人说,此举会导致房产市场的重大利空,难保增长势头。但我认为,这件事尚有待论证,不能妄下断言。从长远来看,为了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为保住房问题的社会公平,物业税势在必行。 (记者 支玲琳 实习生 王华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