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期央票重启、回购利率上行、二套房贷款政策收紧……近期货币政策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动,给长达半年多的、给市场带来充裕流动性的宽松货币政策打上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号。这是货币政策即将转向的信号吗?机构投资者如何看待这些微调举动?下半年的投资策略会因此作相应的调整吗?
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继前一周的正回购和3月期央票的发行利率上行后,这周央行又进一步重启了已暂停七个月的一年期央票,操作的力度和速度均超过了市场参与者的普遍预期。
在这条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缩趋势的措施的同时,央行还提前公布: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这也是时隔两个月后,月度信贷增量再次攀上万亿水平,并使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一举达到7.37 万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增量纪录。
业内认为,同步公布的这些数据实际上已经解释了一年期央票重启、货币政策微调的主要原因与背景,这些调整政策的出现或许意味着降息周期的终结。
安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刘海东、景晓达、王笑冬认为,这种调整应该是对过快信贷投放的反应,仍然属于货币政策的微调,市场担心的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在今年下半年应当不会发生。最早也要到明年,央行可能渐次进入加息周期。
但真正让投资者吃下定心丸的,是上周五温家宝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一番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分析师认为,充裕的流动性是本轮反弹行情的重要根基,这段讲话再次肯定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延续性。
未来流动性来自存款活期化
尽管货币政策的基调没变,但是随着这轮政策微调的开始,未来政策变化的趋势会是怎样?又会给市场流动性带来怎样的变化?
博时策略灵活配置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周力认为,在全球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资金宽松与低息政策的环境下,新的套息交易正在形成:全球资金都希望与人民币进行套息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开始加息,央行的利率手段能够施展的空间也不大,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加息空间很小。
招商基金则认为,除了信贷高投放,居民储蓄分流是他们对流动性继续乐观的另一个重要理由。
据天相投顾宏观策略组的研究,受情绪性资金推动影响,大量后知后觉的投资者蜂拥入市,代表货币活化的(M1-M2)增速剪刀差已出现趋势性回升迹象,这意味着,居民财富从储蓄转移到股市的趋势在逐步形成。
华宝兴业基金认为,存款活期化会跟随资产上涨而上升,反过来再推动资产价格继续上涨。目前正处在存款活期化的早期。但他们也提醒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货币紧缩信号,这将对市场走势有较大影响。
泡沫化进程中的投资策略
从信贷高投放到居民储蓄资金入市,持续充裕的流动性无疑将带来一个逐渐泡沫化的市场。在这种预期下,机构投资者又将选择怎样的投资策略呢?
华宝兴业基金认为,中国经济正走在一条温和增长的泡沫化之路上,国内出现全面通胀或者是滞涨的可能性不大,但重现资产泡沫的可能性较大。A股市场有望继续维持上升趋势,受益于资产泡沫、资源品上涨和消费升级的行业的表现有望领先市场。
长盛基金则认为,目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为未来的高通胀埋下隐患,未来中期可能经历由复苏到过热再到滞胀的快速周期轮换。
不论是温和通胀还是滞涨,基金投资者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将计就计”、“顺势而为”的投资策略。
招商基金认为,未来市场有可能出现蓝筹泡沫,因此将采取积极的进攻性配置策略:继续战略配置相对估值水平较低的大盘蓝筹股,包括金融、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重点关注具有较高估值水平、较高景气度的消费品和医药。
华安基金表示,下半年的投资逻辑是:看好中国经济,因此看好A股市场,并在实战中寻找经济复苏最敏感的行业。紧跟金融地产和通胀预期下的资源品两条投资主线,同时密切关注需求复苏中的可选消费品;与地产产业链相关的中游制造仍可作为投资重点;中期关注出口复苏可能带来的投资机会。
在对高通胀的强烈预期下,长盛基金认为,在经济复苏期间明显好转的地产、汽车等可选消费品以及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会逐渐推动中游制造业景气度复苏,其中以钢铁、化工、造纸为代表的原料加工行业将有望出现阶段性的盈利好转,由此带来中游结构性行业交易性机会;在出现滞涨迹象之后,需要重新进入全面防御的阶段,可以关注医药、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等防御类行业。(王欣)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