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不应被动接受国际油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中国不应被动接受国际油价
2009年07月10日 08:09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昨日《新京报》报道,在国内成品油批发价6月30日上调600元/吨后,各地成品油批发价格却持续下滑,出现了50元至600元的跌幅。

  在国际油价不断波动,并且波动频率和幅度越来越大的时期,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改革却在以跟国际接轨为目标(新油价定价机制的基准就是三个国际市场的油价)。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在国际石油需求中的增量占了最大的比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国际原油需求进一步萎缩,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都将使得中国原油需求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稳定国际石油市场和国内成品油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应当通过自己的政策影响国际油价调整,对国际石油市场起到稳定器的作用,而不是做一个推波助澜的价格跟随者。从全球经济对中国发展寄予的希望来看,中国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影响国际石油市场。我国的经济规模和石油需求已经不允许我们在油价改革中做一个简单的价格接受者,这一点是我国制定油价改革方案需要厘清的一个基本现实。

  在清楚了自己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位置之后,我们的油价改革就需要明确为自己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首先,应当以稳定成品油市场,保障经济平稳发展为目标。我们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应当作为市场的稳定器,平抑市场投机和恐慌带来供需波动。当国际油价过低时,应当增加石油储备,同时保持稳定和相对较高的油价;在国际油价过高的时候,则应当释放部分石油储备,保障国内成品油供应,同时维持国内油价在一个适度较低的范围内。通过稳定调控机制,一方面可以消除企业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和投机冲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消除油价大起大落,保持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

  其次,应当以均衡财富分配,保持社会公平为目标。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企业都是国有控股的企业,无论国际市场风云如何变幻,政府基本不可能坐视企业在市场中倒闭,那么也不应当坐视企业获取暴利。无论成品油价格对于企业有利还是不利,我们都不能让企业独立承担。对于企业有可能获取的暴利,政府应当通过财税手段进行转移,而对于企业非经营出现的亏损,则应当予以弥补。没有必要考虑其作为上市公司的报表业绩,这样的企业应该对政府和社会负责,而不仅仅是对国内外股民负责。这些替政府执行市场稳定职能的企业,不能简单以利润为考核目标,而应当主要考核其成本。因此,油价管制导致的财富转移,成本由社会负担,其利益也应当由全社会共享,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公平。

  第三,应当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油价改革不能仅仅考虑经济发展和当代居民的生活舒适,而且需要考虑到促进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和下一代居民的福利。以我国的人口总量和资源环境状况,如果简单地与发达国家接轨,像美国老百姓一样的购买和使用汽车,那是不可能承受的。因此,成品油定价不能仅仅考虑眼前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舒适,应当考虑抑制高能耗的产业和消费需求,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总之,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改革不能简单地以国际化为导向。要主动参与国际油价定价过程,保持国内油价稳定,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样才是油价改革的核心要义。(周城雄 中科院战略研究中心博士)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