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试点银行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于7月6日正式开办,有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各种疑问也到了适合公布的“节点”。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在上海参与试点的交行、中行,正在积极准备的其他商业银行以及有关试点企业,欲就几大疑问寻求答案。
问:面对“境内结算银行”、“境内代理银行”、“境外参加银行”、“港澳清算行”这些复杂的头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我们眼里显得有些高深莫测,那么这项全新的业务究竟给银行带来了什么变化?
交行国际部总经理张小明告诉记者,在推出该业务前,人民币在交易中使用的“最大尺度”是———合同以人民币计价,但是买卖双方最后的清算还是用外币。而现在,买方可以在境外行办理清算,那么清算行就要来境内银行开立账户,并购买铺底流动资金,如资金不足时,可以向境内行拆借,也可向境内行购买。境外企业如果缺人民币,还可以向境内行直接贷款。“这些在以前都是没有的。”张小明说,“随之而来的就是监管要作出很大调整,比如海关报关、出口退税以及跨境人民币流动资金监管等。”
“这项业务还有许多东西需要继续跟进,才能使买卖双方能够愿意使用人民币。”张小明强调,“比如境外企业拿到人民币后兑换要更便捷,要有套利保值的手段,这是成熟市场必须拥有的。”
同时,银行的服务范围扩大了,相应收入范围也随之扩大。这不仅有大量的中间业务收入产生,而且当人民币在境外产生一定的沉淀资金后,势必会对银行其他的理财服务产生需求。
对商业银行而言,做人民币结算,可以减少银行的外汇头寸储备,也就相应地减少了人民币升值的损失。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可以说银行在外汇头寸上几乎每天都承担着升值损失。
而且,银行还可能因为这项业务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外资行由于拥有网络和头寸优势,以前企业更愿意去外资行办理业务,而改用人民币结算后,这种优势将转向中资银行,尤其中资行的海外分支机构将获得更多机会。况且,就同一笔业务而言,中资行的外币融资能力和人民币融资能力绝对不在同一级别。如果是为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融资,境内银行则拥有绝对优势。
问:业务开通了,人们的担心也随之而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当中会不会出现虚假贸易的现象?监管层如何做到有效监管?
从理论上来讲,跨境贸易的真实性并不会因为结算货币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从实际操作上来看,监管当局为了防止上述担心的发生,也可谓“层层布控”。
首先,制定了严格的企业准入标准。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由各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当地有关部门推荐,然后由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核。试点企业要具有丰富的国际结算业务经验,且资信良好。目前,上海、广东(除深圳外)、深圳地区分别有100家、200家、100家试点企业,数量较少。
其次,目前打开的结算品种,仅仅是货物贸易,锁定的“点”非常小,而且这种贸易最容易审查。
再次,央行专门开发了跨境收付管理系统,银行需将大量信息上传央行,对每笔交易做到发生额和余额的全程跟踪。
问:要实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买卖双方都自愿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作为国内的企业而言,选择人民币可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那么承担了汇兑风险的境外企业又为何会选择人民币呢?
张小明表示,境外企业在选择以何种货币进行结算时一般有两个判断标准:一是结算的货币要有最广泛的可接触性;二是币值要稳定,甚至有升值空间。
从我国来看,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而且人民币币值稳定,在试点区域中接受程度很高,境内外企业都有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以避免汇率风险的需求;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保证了人民币能够成为贸易结算货币。同时,从中期来看,人民币正处在“币值稳定,且有升值空间”的运行状态,对于境外企业来说持有人民币也非常有利。
对于境内企业用人民币结算也可能遇到汇率损失问题,有专家向记者分析道,其实进出口企业与投资机构的想法不同,他们并不想从汇率变动中获取差价和收益,只是希望能够锁定汇率风险,以便让企业平稳运行即可。因此即使选用人民币结算也可能面临汇兑的损失,但是只要它的收款和付款都是一种货币,就可以保证平稳运行。
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徐建国告诉记者,之前的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了空前压力。从这几年来看,该集团的收汇逐年翻番,但是付汇一直稳定在9亿美元。如果未来利用人民币结算,将改变以往企业出口越多,汇率风险越大的状况。
但是他也表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只是为企业多提供了一种结算币种,而并非就此要实现结算币种的完全切换。毋庸置疑的是,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大大提升。”他表示。(记者 冯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