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思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连平: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思考
2009年07月07日 10:52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采访嘉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博士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振荡,各国贸易结算的汇率风险也因此加大。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让人们看到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尤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本报发表了备受各界关注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的思考。

  由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人们更多趋于避免使用美元,而与中国相关以及中国对外进行的贸易和投资越来越重要,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在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期待人民币能够担纲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目前,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业务的适时启动,不仅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得以加快,也使我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的地位得到提高。日前,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博士。

  主持人: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随后,中、日、韩三国财长在印尼就筹建中的自我管理的区域外汇储备库出资份额达成共识,人民币由周边化继而区域化的进程得以加快。金融全球化时代,为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显紧迫和必要?

  连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这表现在近些年来外贸总量持续较快增长,进出口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在吸收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我国产业资本也跨出国界,企业海外投资明显增多,“走出去”和“引进来”均取得了较大发展。2000年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更快。在金融全球化时代,一旦遭遇金融危机,我国受到的影响自然也比较大。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明显下滑,沿海经济和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以及外向程度较高的经济发展现状迫使我们思考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中国经济该如何有效抵御这场危机、努力化解风险。

  毫无疑问,要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是因为所有的经济活动最终都与资本流动紧密相关,而资本流动最终受货币影响。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此次金融危机使汇率产生了较大波动,带来了汇率风险,人民币在面临较大升值压力的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也有贬值的风险的担心。如果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了,在经济活动中能够较多使用本币,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上述风险。从这个意义上看,当前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从发展战略上看,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一个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越来越广泛、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的国家,应该拥有较强的全球要素配置能力以及金融产品定价能力。而从历史发展经验来看,本币国际化将有助于本币直接在全球购买资源、劳动力等要素,这对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无疑是一种加强和提高,也有助于提高金融产品定价能力。因此,长远来看,一国货币国际化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方面。此次金融危机让我们意识到,要摆脱当前各种不利状况的影响,充分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性和必然性。

  主持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因此,不少专家认为,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如何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连平:是的。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不少问题让人们对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尤其高。客观地说,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很不合理,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这也是其成为了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如何创造一个符合各方希望的、合理有序的、有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应该说,现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个遗产,是一个"没有制度安排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并不是国际社会共同意愿的表达。但要改变这种状态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很难通过某一个多边的官方机构来设定一个新的框架和制度,至少短期内还看不到这种可行性。这是因为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都是这个货币体系的既得利益者,要通过一个多边的、官方的体系来建立一个新的制度会遇到种种障碍,很难一蹴而就,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SDR(特别提款权)迟迟得不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当然SDR本身也存在缺陷,但主要还是利益问题,现在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通过国际合作和努力,使国际货币体系相对稳定和有序。

  主持人:近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四国领导人以"金砖四国"的名义呼吁建立多元化、稳定和可预测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继今年G20伦敦峰会召开前夕,中国、俄罗斯等国呼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超主权货币之后的又一次诉求表达。不难看出,全球最强的新兴经济体对创建新的储备货币以及增加本币结算有着强烈要求,这些发展中经济体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愿望也非常迫切。那么,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中国可以作出哪些努力和贡献?

  连平: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过程中,中国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首先,中国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协调,积极参与到涉及游戏规则制定的各项活动中去,努力提升话语权以谋求更大的利益空间。从近期来说,就是要思考如何扩大SDR的使用范围,积极推进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争取有更大的投票权和话语权。与此同时,当前还要维护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转,这是因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如果出现疾风暴雨式的变化和动荡,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我国也会深受其害,维护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和有序运转符合世界和我国的当前利益。与此同时,要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健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不仅是贸易和经常项下的自由兑换,还包括资本和金融项下的自由兑换,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货币互换协议和人民币跨境结算背后,反映出的是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的市场需求。在您看来,当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

  连平:应该说,加快人民币跨境结算,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都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重要步骤,是"微观一小步,宏观一大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除了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稳定、增速较高等宏观条件具备外,还具备了不少其他有利条件。首先,人们对于人民币结算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近年来,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2005年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稳中有升态势更加增强了其吸引力。而近些年来我国汇率水平相对比较稳定,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从物价上看,当前我国物价水平比较稳定,通胀水平还处于较低程度,反映在币值上比较稳定,这说明人民币的购买力稳定,这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再次,近些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有了较快发展,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目前除了衍生产品市场刚刚起步外,其他市场都初具规模。从世界经验来看,国际化的货币需要有一个完备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场,这样,持有国际货币的人不仅可以用于贸易支付、结算,还可以用于产业投资和参与金融市场交易。毫无疑问,我国金融市场的稳步发展与完善,为人民币加速迈向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主持人:人民币迈向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和客观需要,而上述有利条件也为人民币走出国门、最终成为担纲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在您看来,当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什么困难和挑战?还应采取哪些措施推进这一进程?

  连平:中长期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提升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国际投机资金很可能阶段性地涌入国内,冲击人民币汇率,各类风险与日俱增,这对我国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水平无疑是很大的考验。当一国货币国际化了,宏观调控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将综合考虑国际和国内因素的影响,这对宏观调控挑战很大。因此,不断增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能力尤为重要。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币跨出国界,金融监管也面临不少新环境和新问题,如何管好风险,加强对市场交易、银行、中介机构的监管,如何协调海关、税收等部门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监管需要等问题值得思考。

  我认为,人民币迈向国际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稳步推进十分重要。下一步首先要在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同时,对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进一步跨出国门进行战略性的考虑和部署。这是因为目前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资本输出大国,如何在把握风险的前提下,让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抓住机遇,积极走出国门,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奠定适宜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基础,是当前应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要继续在周边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人民币的区域使用范围,要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和深化金融市场,进一步提升杠杆率,加大金融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步伐。(记者 牛娟娟)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